《哥林多前书》15章35-49节
15:35或有人问:“死人怎样复活,带着什么身体来呢?”But someone will ask, “How are the dead raised? With what kind of body do they come?”
从经文15:12“既传基督是从死里复活了,怎么在你们中间有人说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呢?”到这节经文里“或有人问:“死人怎样复活,带着什么身体来呢?”,都是人们对保罗所传的“这福音”里的核心事件,即“死人复活”这件事,提出的深切疑虑和不解。这节经文里问的有两个问题:一个关于“如何”(How),即“死人怎样复活?”另一个是关于“什么”(What),即“带着什么身体来?”第二个问题更是挑足了我们所有人的好奇心。沿着问题的箭头,我们还可以问出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比如说,人死后复活时是什么年龄的身体?人复活后原先的夫妻或弟兄姐妹们还互相认识吗?若不喜欢原来的身体,复活后可以选择改变吗?等等,类似问题还可以无穷无尽地问下去。
在默想保罗的回答之前,关于“死人复活”,除了上述两个问题以外,我还有一个问题。既然神的救赎是一个属灵事件,为什么保罗把“死人复活”说成“身体复活”(带着什么身体来)?难道不可以只有“灵魂复活”,没有“身体复活”吗?(自答)既然灵魂是一个超越时空和物质的属灵概念,所以,对于灵魂来说,既不存在时间上的寿命,也不存在物质上的毁灭,因此也没有“灵魂之死”之说,当然也就没有“灵魂复活”的说法了。换言之,说“死人复活”,只能是指“死人身体复活”。(自问)好吧。可是,为什么不是我们原先的身体彻底死了,然后神赐给每个灵魂得救的人一个全新的身体呢?(自答)我发现,这正是保罗在后面经文里表达的意思。(继续自问)神赐人的全新身体,与原来的身体之间,除了区别以外,是否还存在某种“一致性”或“延续性”呢?(自答)这个问题包含在“有人问”的第二个问题里,“带着什么身体来呢?”
好吧,且我们仔细阅读保罗留给我们的专题文稿吧。
15:36 无知的人哪!你所种的若不死就不能生。You foolish person! What you sow does not come to life unless it dies.
一盘冷水当头浇灌下来。奇怪了,既然是合情合理的好问题,为什么保罗回答说:无知的人啊!难道保罗不喜欢这两个“有人问”(其实也是所有认真对待“死人复活”的人都会问的)问题吗?我从后面保罗回答问题的认真态度看,可以认定保罗是喜欢这两个问题的。那么,保罗为什么会发出“无知的人啊!”的感叹呢?
对我的上述疑惑,我发现,保罗的解释就在紧接着的经文里:你所种的若不死就不能生。什么意思?保罗的意思是,你们如此问,非常好。因为你们的问题恰好反映了你们对生命现象,缺乏深刻的观察和思考。什么现象?就是“所种的若不死就不能生”。看看你周围农田里生长的作物吧。难道这不是一个自然界普遍的生命现象吗?
我承认,我被保罗的这句话雷倒了。我实在没想到,保罗思考“死人复活”的思路,居然会从观察大自然生命现象着手的。我也承认,保罗说的是对的,“所种的若不死就不能生”是一个自然界普遍的生命现象和事实!
可是,对保罗因此说我是一个无知的人,我有不同意见。(以下是我虚拟的与保罗弟兄的对话)。
我:从《创世纪》里我得知,从亚当开始,人的生命就是“出于土归于土”,有生就有死。这就是我们所拥有的自然主义生死观。保罗弟兄你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保罗:是的。正是凭这个自然主义生死观,我才说你是无知的。因为你只看到了“有生就有死”的生命现象,却看不到“有死才会有生”的生命真相。
我:什么?有死才会有生?
保罗:是的,难道你没有看到?难道你没有在这个常识性知识里,看见“有死才有生”的生命真相吗?
哦,原来保罗眼光的独到之处在这个地方!是的,经文15:36确实启发了我。若我们认真观察这个世界,就会发现,自然界里所有有“形体”的生命,它们为“生”所作的努力,都以自身的“死”作为代价。细胞如此,微生物如此,植物动物和人也盖莫如此。我还联想到,《约翰福音》12章里记载主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耶稣说的正是这个自然界“有死才会有生”的生命真相。阿门。
可是,保罗弟兄啊,这个自然界的生命真相,与我们讨论的主题“死人复活”,有什么关系呢?
15:37 并且你所种的不是那将来的形体,不过是子粒,即如麦子,或是别样的谷。And what you sow is not the body that is to be, but a bare kernel, perhaps of wheat or of some other grain.
看来,保罗借用“你所种的若不死就不能生”自然界现象,除了与主耶稣一样,向我们说明“有死才有生”的生命真相以外,还有另一层含义:保罗让我们观察,种子在生死转化前后的形体变化。保罗说,你们快来看啊,农夫用的种子,一颗颗的,不过是子粒,即如麦子,或是别样的谷。但若单凭种子目前的形体,人根本无法想象,这些种子死后产出来的生命,会有怎样千奇百怪的俏美形体啊!注意,到目前为止,保罗讲述的,只是自然界里一个最平常的例子而已。
(补充:在网络查经讨论上,有人提出,(问)若把“有生就有死”和“有死才有生”加在一起,恰好是我们观察到代代相传的生命现象。难道保罗说的是这样一个无限循环的永恒吗?(答)当然不是的。所谓无限循环的世代相传的“生”,其实只是一个不断重复的“死”而已。保罗强调“这福音”所见证的“死人复活”,是“个体生命”一次性的“死而复活”,进入神应许的没有死的永生。)
15:38 但神随自己的意思给他一个形体,并叫各等子粒各有自己的形体。But God gives it a body as he has chosen, and to each kind of seed its own body.”
到了这里,保罗把神拉进了我们的视野。保罗说,是神随自己的意思给他一个形体,并叫各等子粒各有自己的形体。明白了吗?—— 哦,明白了。所有生命的形体,都是神随自己的意思赐给这些生命个体的。是的,上帝创造的大能,成就了在人看来无法想象的事情。
15:39 凡肉体各有不同:人是一样,兽又是一样,鸟又是一样,鱼又是一样。For not all flesh is the same, but there is one kind for humans, another for animals, another for birds, and another for fish.
保罗继续说,正是这样的。我们若继续观察大自然里更多的生命现象,就会发现,不只农夫所种的蔬菜花果树木是这样的,其实所有的血肉之躯(flesh)也是这样的。你看人(有灵的活人),你看兽(地上爬行的),你看鸟(天上飞的),你看鱼(水里游的),你看看它们的精子或卵子的形体,与它们所产的生命形体比起来,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啊!看见了吗?—— 哦,我看见了,大自然里(在地上)多姿多彩的生命现象,真是不可思议!
15:40 有天上的形体,也有地上的形体;但天上形体的荣光是一样,地上形体的荣光又是一样。There are heavenly bodies and earthly bodies, but the glory of the heavenly is of one kind, and the glory of the earthly is of another.
到了这节经文,保罗才出其不意地让我们把眼睛,从地上转向了天上。保罗说,上帝创造的生命形体,除了“地上的”(earthly body),还包括了“天上的”(heavenly body)。我们目前在肉眼里只看到“地上的”,不等于不存在“天上的”形体。打一个比方吧,你此刻若只是一颗种子,或者只是一粒精子或卵子,当然就看不见未来的参天大树,也无法想象未来男孩或女孩的容貌身姿。当我们的眼睛从“地上的形体”,跨越到“天上的形体”,情况也是一样的。(注意,这里说的“地上”与“天上”,不是指物理空间意义上的“地上”与“天上”,而是特指“死人复活”前后所经历的不同。“地上”指“死人复活”前此生经历的“时空性与物质性”的宇宙世界;“天上”是指“死人复活”后将要进入超越“时空性与物质性”的神全新的国度,或称“新天新地”。)
请读者注意,在这节经文里保罗用了“荣光”(glory)一词。我可以说,与“形体”一词相比,“荣光”一词更适用于人对被造物里的神性一面的表达。保罗说,与所有的生命形体分成“地上的”与 “天上的”相类似,所有生命形体的“荣光”也分成“地上的”与“天上的”。天上形体的荣光是一样,地上形体的荣光又是一样。
15:41日有日的荣光,月有月的荣光,星有星的荣光;这星和那星的荣光,也有分别。There is one glory of the sun, and another glory of the moon, and another glory of the stars; for star differs from star in glory.
保罗继续说,不仅各有各的形体,而且还各有各的荣光。日月星星的荣光也各自不同。
可是,我若继续问保罗,“荣光”一词除了泛泛地表达事物的神性一面以外,到底具体指什么呢?保罗没有进一步说明。我猜想,保罗没有说下去是对的。因为若我们继续问下去,就要进入“奥秘之事”的疆域。对奥秘疆域之内的事物,我们无法用目前正常语言媒介去理解和言说了。
15:42 死人复活也是这样:所种的是必朽坏的,复活的是不朽坏的;So is it with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dead. What is sown is perishable; what is raised is imperishable.
于是,保罗及时地把话题转回到“死人复活”的主题上:死人复活也是这样。怎样的?所种的是必朽坏的,复活的是不朽坏的。也就是说,死人复活前后的“地上形体的荣光”与“天上形体的荣光”,最本质地说,就是前者是“可朽坏的”,后者是“不可朽坏的”。
请注意,保罗在这里讲的很清楚,不仅所有地上事物的“形体”会朽坏,甚至所有地上事物的“荣光”也会朽坏。对应了保罗在《林前书》13:8-10里说的,“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讲的也有限,等那完全的来到,这有限的必归于无有了。”阿门。
15:43 所种的是羞辱的,复活的是荣耀的;所种的是软弱的,复活的是强壮的;It is sown in dishonor; it is raised in glory. It is sown in weakness; it is raised in power.
除了“可朽坏的”对比“不可朽坏的”,还有“羞辱的”对比“荣耀的”;“软弱的”对比“强壮的”。我发现,前三个形容词,正是人此生“在亚当里”生命体验的最精炼总结:
1. 人有死(可朽坏的);
2. 人有罪(羞辱的);
3. 人有限(软弱的)。
而后三个形容词,恰恰是人“在基督里”对亚当生命(有死、有罪、有限)的否定和超越,成了“不可朽坏的、荣耀的、强壮的”的新生命体验。
我感叹,保罗行文遣词,看似随意,却总是出人意外地准确精到啊!
15:44 所种的是血气的身体,复活的是灵性的身体。若有血气的身体,也必有灵性的身体。It is sown a natural body; it is raised a spiritual body. If there is a natural body, there is also a spiritual body.
这节经文里保罗用了“灵性的身体”(a spiritual body)一词。在我的第一性反应里,认为这是一个不符合理性的自相矛盾的表达。因为,一般而言,“身体”概念是一个“时空性与物质性”的概念,而“灵性的”,作为限定词,恰恰是“时空性与物质性”的否定。但我不认为保罗是一个非理性的人。所以,我们需要对“身体”一词作必要的概念修复和清零工作。我发现,我们平时总是在无神论语境里说“身体是时空的与物质的”。若按照保罗的思路,上帝创造的生命形体包括了“地上的”与“天上的”。因此,保罗的“灵性的身体”,当然不是指“地上的”,而是指“天上的”。因此,保罗说的“灵性的身体”也就不再是自相矛盾的非理性的概念了。
15:45经上也是这样记着说:“首先的人亚当成了有灵的活人(“灵”或作“血气”);”末后的亚当成了叫人活的灵。Thus it is written, “The first man Adam became a living being”; the last Adam became a life-giving spirit.
到上一节经文为止,保罗一共用了两组各4个形容词,来描述死人复活前后的变化:
l 复活前:“可朽坏的/羞辱的/软弱的/血气的”的生命形体与荣光;
l 复活后:“不可朽坏的/荣耀的/强壮的/灵性的”生命形体与荣光;
但一直等到这节经文,保罗才开始向我们透露关于“死人复活”的最隐藏的秘密:原来死人复活前后的生命形体与荣光的变化,并不是上帝的随意而为,而是上帝在创世以先就预定好的、与“首先的亚当”和“末了的亚当”有关的、对人类的救恩计划。
关于“首先的亚当”的生命本质,保罗引用《创世记》2:7(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将之概括为:“有灵的活人”(a living creature)。
关于“末了的亚当”(也就是耶稣基督)的生命本质,保罗根据“这福音”的见证与体验,将之表达为:“叫人活的灵”(a life-giving spirit)。可见,在这个表达里,保罗认出了耶稣基督是赐人生命的上帝的灵。阿门。(《约翰福音》6:63里耶稣说的:“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可作为这节经文的最佳注解。)
15:46但属灵的不在先,属血气的在先,以后才有属灵的。But it is not the spiritual that is first but the natural, and then the spiritual.
请读者注意,在经文15:23里讲到了次序:“但各人是按着自己的次序复活:初熟的果子是基督;以后在他来的时候,是那些属基督的。”在那里,保罗说的,不是时间里的次序,而是在神旨意里的次序:在先的是“初熟的果子是基督”,在后的“是那些那些属基督的”。但在经文15:46里,保罗讲的次序与经文15:23里讲的完全不同。这里说的,是就“死人复活”(即救恩)的时间进程而言的,因为“救恩”是一个发生在时间中的经历。“首先亚当”的生命要先死去;“末了亚当”的生命才会生长出来。因此,这节经文与经文15:36(你所种的若不死就不能生),是一个直接的类比关系。我认为,正是这个类比关系,是保罗对上帝救赎真相的最具震撼的看见:在先的(属血气的)若不死去,就不能有在后的(属灵的)生出来!
15:47 头一个人是出于地,乃属土。第二个人是出于天。The first man was from the earth, a man of dust; the second man is from heaven.
这节经文里的“头一个人”是“在先的”,是出于地,乃属土,因此必将死去;而“第二个人”是在后的,是出于天,因此必将生出来。
15:48 那属土的怎样,凡属土的也就怎样;属天的怎样,凡属天的也就怎样。As was the man of dust, so also are those who are of the dust, and as is the man of heaven, so also are those who are of heaven.
保罗继续把理性类比思维往前推:“头一个人”与“第二个人”代表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类族类:一个是“出于地”(from the earth);另一个是“出于天”(from heaven)。《约翰福音》1:13里说的,“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就是这里说的“第二类人”。)
我惊喜地看见,到了这里,保罗完成了他在“理性类比思维”里的两级跳跃:
第一级:从“所种的”与“所生的”,类比跳跃到“死人复活前后生命形体和荣光的改变”。注意,这里的“死人复活”是指每个人都要遇到的“耶稣再来”,也就是无神论者眼里此生结束的那一刻。
l 复活前:地上的生命形体与荣耀(earthly),对应“所种的”;
l 复活后:天上的生命形体与荣耀(heavenly),对应“所生的”;
第二级:从“死人复活前后生命形体和荣光的改变”,类比跳跃到“头一个人”(亚当)与“第二个人”(基督)生命本质的不同。
l 属亚当的属土生命(of the dust);对应“地上的生命形体与荣耀(earthly),即“所种的”
l 属基督的属天生命(of the heaven);天上的生命形体与荣耀(heavenly);即“所生的”;
在上述第二级类比跳跃里,基督徒的新生命(并不是等到“死人复活”后才开始的。换言之,在基督徒还活在地上的时间里,他们在基督里拥有的新生命已经是属天的生命了。我认为,这对我们正确认识救恩如何发生在地上的基督徒身上,意义重大。
15:49我们既有属土的形状,将来也必有属天的形状。Just as we have borne the image of the man of dust, we shall also bear the image of the man of heaven.
注意,这节经文里保罗用了image一词,中文译成“形状”,但在《创世纪》1:26里译成“形象”。与body(更接近动物性),和glory(更接近神性)相比,image一词更适合于描述人性。
可以把这节经文读成保罗在信心里的宣告:人既然有出于地的亚当形象,将来也必定有出于天的基督形象。这个推论与经文15:44“若有血气的身体,也必有灵性的身体”是相通的,都是保罗应用理性类比思维的方法而得出的信心的结论。
在进入经文15:50-57以前,我愿意就经文15:35-49作6点补充。
1. 关于“理性类比思维”。可以说,这篇经文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保罗弟兄应用每个人都先天具有的“理性类比思维”的方法,思考和探寻由“这福音”而来的真理的亮光。我在以前曾将之称为,人与真相遭遇以后的理性的“后续动作”。这样的“后续动作”,若用基督教的宗教语言说,就是基督徒在真理里的“侍奉”和“献上”。若没有这样的理性“侍奉和献上”,基督徒就容易从已经领受的真理的亮光里,不能持守和站立,就会重新回到了领受前的虚假和黑暗里。另外,我发现,与同样是人先天拥有的“三段论理性推论”的“强逻辑”相比,“理性类比思维”常常带有自由联想和尝试性的成分,因此属于“弱逻辑”推理。也因此为基督徒在默想神的话语时顺服圣灵的带领,留下了伏笔。
2. 关于保罗对“有人问”里第二个问号的回答。可以概括表达为如下三点:
a) 复活后的基督徒将带有灵性的身体(a spiritual body)和属天的形状(the image of the man of heaven.);他的“生命形体和荣光”是不可朽坏的、荣耀的和强壮的;恰好是对复活前的属血气生命(有死、有罪、有限)的全面否定和超越。
b) 复活前的生命本质是“有灵的活人”,同属“首先亚当”出于地的生命;复活后的生命本质是“叫人活的灵”,同属“末了亚当”(基督)出于天的生命。
c) 就“死人复活”的次序而言,属灵的不在先,属血气的在先,以后才有属灵的。因为,你所种的若不死就不能生。所以,基督徒在地上的日子里,“出于地”的“老我”必须死去,“出于天”的“新我”才会生产出来。
3. 关于亚当生命的本质。对此,保罗应用《创世记》里的表达:“man became a living soul”。对和合本翻译“有灵的活人”中的“灵”字,倪柝声弟兄曾建议用“魂”字更加合适。我的看法是,圣经里“灵”与“魂”二字经常互换着使用,合在一起代表人里面的“精神气”部分。我发现,在这篇经文里,保罗并没有刻意区分“灵”与“魂”,却将人的本质明确区分为“身体”(或形体,body)和“荣耀”(glory)两部分。保罗还认为,上帝创造的所有有“形体”的生命,都拥有各自不同的、来自神的创造的“荣耀”。我认为,把“荣耀”用在人的身上,就是通常说的人的“精神气”,或可称为人的灵魂。保罗又说了,人的“荣耀”也可分成“地上的”和“天上的”两种。与此对应,人的“精神气” 也可分成“地上的”(魂)和“天上的”(灵);前者代表人在亚当里的形象,后者代表人在基督里的形象。
4. 关于“身体”一词的概念修复与清零。我们过去在无神论唯物主义的思维框架里,总是把“身体”概念与“时空性与物质性”紧紧捆绑在一起。如今我们打破了无神论唯物主义的思维捆绑后,就可以把“身体”概念理解成某种哲学上的“居所”或“载体”的概念,而不再强调“时空性与物质性”。因为“居所”可以是“时空的与物质的”(比如世上盖的房子),也可以不是“时空的与物质的”(比如“语言”是“意思”的居所)。圣经里有许多关于“身体”比喻,用的都是“居所”的意象。比如说,保罗在《林前书》6:19说,“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吗?这圣灵是从神而来,住在你们里头的”。以此为类比,“身体”作为“灵的居所,就自然而然地与“时空性与物质性”的强制性捆绑脱开了。当人“在亚当里”,人的身体是血气的居所;当人“在基督里”,人的身体就成了灵的居所了。
5. 关于“形体”(body)、“荣耀”(glory)、“形状”(或形象image)的概念思辨。近代哲学家第一人笛卡尔弟兄,在思考人的本质时采用了“灵肉二元论”的思维框架。我认为,笛卡尔“灵肉二元论”与保罗在这篇经文里提出的“形体与荣耀二元论”是一致的。为什么保罗在15:49里,又用了image一词呢?对此,我的思考是, “形体”和“荣耀”是人本质里的“二元”,但“形象”(image)概念却不同,是“个体人”在“他人”眼里显露出来的样子,因此是本质的“外显”。保罗说:我们既有属土的形状,将来也必有属天的形状(Just as we have borne the image of the man of dust, we shall also bear the image of the man of heaven.)。意思是,我们曾经拥有的形体和荣光,显露出来的是“亚当的形象”;更新后我们所拥有的形体和荣光,一定会显露出“基督的形象”,并给“他人”作美好的见证。更加重要的是,这里说的对比,并不是指“死人复活”前后(即“在地上”与“在天上”)的对比,而是指基督徒“在地上”(即在此生里)所发生的“出死入生”更新经历的对比。阿门。
6. 最后回到我在前面问过的一个问题:(自问)神赐人的“全新身体”与“原来身体”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一致性”或“延续性”呢?(自答)保罗说“死人复活”可以同时传达两层意思:继承与改变。因为“复活”一词包含了“继承”的意思。若只有改变,没有继承,就不是“死人复活”,而是“死人分发新身体”了。既然保罗说“身体、荣耀和形象”都与个体人(“位格人”)紧紧相连;既然“身体”只是个体人的“精神气”(或“荣耀”或“灵魂”)的“居所”,可见,这个被保留(继承)下来的东西,最大可能不是作为原来的血气的“居所”,而是作为个体人的“自我意识”以及相关的个人记忆。至于,到底什么是最有可能“被保留和继承”下来的,保罗并没有丝毫意思要展开讨论。我们的好奇心也就此收住,以免又误入“奥秘之地”了。(再说一遍,基督教信仰和我们读圣经的重点,是要弄明白在“死人复活”前“在地上”的时间里,上帝的救赎是如何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上?而不是好奇“死人复活”后的“在天上”将会发生什么?)
在经文15:50-57里,保罗将会回答“有人问”的第二个问号,一个更大的奥秘:死人怎样复活?How are the dead raised?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你准备好了吗?
作者
bei.huang2015@iclo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