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少海博士2006年皈信基督,五年后开始解读《圣经》的事工,近著《〈创世记〉读书札记》,命作序言,我欣然应允。他与我并非自小在基督教家庭成长,而是经历漫长的探索过程,从不信到坚信。一般来说,晚信的基督徒比较喜欢思考,重视理性,乐意分享心路历程。吴弟兄信主时已 49岁,而我亦于长期锻炼之后在49岁决志受洗加入教会,这与其说是巧合,不如说是天父的恩典安排。

展读《〈创世记〉读书札记》校样,我看到一位热切的作者,将他理解的《圣经》奥秘,一点一滴地,津津乐道地,展现出来。读完这书,读者当会如我一样, 觉得自己对《创世记》的认知,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对一些原本自以为明了的道理, 至此才得到真正的理解。

文学是语文运用的最高境界,不论抒情、言志、说理、讲道,能够运用文学语言,则其感人也深。《〈创世记〉读书札记》里有多处能够运用文学手法,将要传达的情境渲染出来。当我们读到作者采取上帝的视角,描述挪亚方舟漂浮在大洪水之上,“与里面的活物济济一堂相比,外面就是一首凄凉忧伤的死亡哀歌……简直就是一部虽惊心动魄却没有声音、阴暗无光的默片。镜头平稳地移动,镜头里的内容却摇晃动荡,没有时刻的安息。时间在其中默默流逝,大地和高山也无声消去。镜头里只留下大量大量的水,和一叶密闭的方舟,在水面上漂来漂去。” 谁的心灵能够不感震撼?谁能够不庆幸自己并非生于方舟时代的人类?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欣赏吴弟兄充满诗意的起承转合:“我们今天终于可以从夏娃与蛇对话的阴影里迈开步伐,继续在《圣经》浓密森林之蜿蜒小道上前行,沿路寻觅真理的宝藏,享受林间透过的清风和一路上散落的阳光。”这段形容,正是我读这书时的综合感受。

主耶稣道成肉身,在世传讲的道理中,常常穿插比喻。吴弟兄书中,简单的比喻, 如“简单到如空气般清澈透明,复杂到如夏夜的星象叫人迷乱”,比比皆是。复杂的义理,则用浅近以喻深邃。譬如说到人在不同情境中对空间、时间的掌握:“特殊事件来临时,空间的意义骤然消失,时间才得以凸显出来。……一个活动的人, 当临终到来时,都会被困在急救病房的小床上,这时候,只有脉搏仪上的滴滴答答, 才是所有人的关注焦点。”滴滴答答,这是何等哀伤的时间观啊!天父啊!求你常与我们同在,即使在“滴滴答答”。

不过,吴弟兄采用最多的文学手法,应数“提问”。有些问题,大家都会想到, 例如“男女两性的地位,相对来说孰优孰劣?”另一些问题可能比较吊诡,为我们思虑所未及,例如古蛇开口既然是撒旦所拨弄,那么“它为什么还要为自己的过错负责?”吴弟兄的问句往往成串,从关于自由意志和犯罪的三个问句,到挪亚出方舟后百年间发生的事共 17 问句,层见叠出,反映作者“问号成堆的读书习惯”。对此,吴弟兄是自觉到的,他说:

“当我们默想经文时,我们心里出现的那些理性的,与我们的生命体验血肉相连的第一性‘问号’,要比我们自己里面出来的似是而非的‘句号’,要重要和宝贵得多……真正有生命的,是当我们把理性求真的意向性转向神,并把我们内心面对张力时所发出的‘问号’,当作祭物献给神时,神一定借着《圣经》的话语,向我们启示祂自己。”我觉得,这是基督徒读经产生疑问时应有的态度。

对于爱思考的理性基督徒来说,解经书若具备适度的学术性,会更容易领受。这需要作者自己首先要小心细读《圣经》。《创世记》第 8 章充塞着时间的描述词, 对这一章,吴弟兄读得十分精细,还分享了他近乎学术研究的产品“方舟进程和时间节点”。吴弟兄又善于引用,书中引述过尼采的言论、C.S. 路易斯写《魔鬼家书》的精神,等等。他又不吝在适当地方引述科学,譬如羞耻感的心理学解释、彩虹的科学原理,又认为“神亲自帮助挪亚完成动物的拣选和召集的过程,也是神给挪亚一家人上精彩生动的动物分类和现代卫生课程了”。我起初不大明白神为何在大洪水之后要把畜类赐给人类当食物,吴弟兄的理解是因为地球生态环境改变。虽然科学解释对于阅读《圣经》其实并非必要,但它们至少可以提供多一个思考角度。

因为对《创世记》研读深入、理解深刻,加上丰富的联想、精到的概括,吴弟兄这部读书札记充满了警语。下面摘录若干,以见一斑:

“神用‘言说’创造了新的‘实体’……用‘分开’建立了‘秩序’……用‘命名’第一次在‘实有’与‘名字’之间建立了联系。”

“进入方舟是神的第二次创造……”                     

“基督教让自己与佛教拉开了距离。前者赞美‘有’,后者歌颂‘无’。”

“达尔文学说的谬误在于,用‘时间以后’的‘进化’,取代了‘时间起初’ 的‘创造’。”

“‘创造’是阿尔法,‘救赎’是欧米伽。”        

 “我们从亚当那里继承的,不是永恒的祝福,而是一个由‘就死了’作为结尾的‘墓志铭’。”

《〈创世记〉读书札记》无疑是脉络分明、一气呵成的著作。不能规避的、随处生发的一些信仰话题,则用专题互动和微信分享来穿插在正文之中。此外, 我也很佩服作者就“上帝是否公义”问题而虚拟的人神辩论,就“杜绝亚当夏娃永生盼望”而虚拟的师徒问答,让如珠的智慧亮点散布在耀目珠串之旁,这是作者写书谋篇布局的巧妙之处。

如果我们说,《〈创世记〉读书札记》完满地解答了读者的所有问题,这种说法是不诚实的——人的聪明才智还未达到这个水平。作者坦承,关于原罪问题、咒诅的善恶问题,他暂时只能放在祷告里。人必须自我审察,然后可以读《创世记》和《〈创世记〉读书札记》,以人的有限,去认识上帝的无限,这首先便是难度极高的寻求过程,在寻求过程中,唯有心存谦卑,恳切祷告,求神开启心眼, 赐给亮光,让圣灵引导在信仰道路上加力、长进。

阿门!

潘铭燊 2019.5.21

WashingtonDC,USA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作者

bei.huang2015@icloud.com

相关文章

专题讨论四: “隐私”默想之五

(二十七)两个瓜:原来如此! 请读者思考一个...

读出全部

专题讨论四: “隐私”默想之四

在私下的微信交流中,有读者向我既幽默又严肃地...

读出全部

专题讨论四: “隐私”默想之三

在前两篇里,我与读者一起细致地分析了挪亚醉酒...

读出全部

专题讨论四: “隐私”默想之二

(六)一句话定义 在前一篇里,我引用了百度百...

读出全部

专题讨论四: “隐私”默想之一

(一)小题大作? 亲爱的读者,对“挪亚醉酒”...

读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