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去我们开始哥林多前书第六章,我委托沈溧弟兄帮我读,他先帮我读一段圣经,然后他把我后面的逐字逐句解经文的内容也读读,我们看看这个效果怎么样。

6:1 你们中间有彼此相争的事,怎敢在不义的人面前求审,不在圣徒面前求审呢?

——彼此相争的事,有意见之辩,有利益之争,都与人对于是非公义之判断有关联。保罗在这里把世界上的芸芸众生,简单粗暴地一刀切成两大类:“不义的人”和“圣徒”。

这个地方停一下,你会在保罗思维里发现很多简单性,因为世界是很复杂的,所以他会把它变简单,这个简单性是里面有亮光的。保罗把这个世界上的人分成两类:一类是不义的人,一类是圣徒。从前后文来讲,保罗称他面对的这帮教会的人为圣徒,非常简单,我们脑子复杂一点,你会说圣徒里面有没有假圣徒,有没有混进来,有没有假信?那就是复杂性出来了。当然有了,但是保罗把这个世界(假信徒混进来的世界)分为两类,一类是信的,一类是不信的。信的他叫“圣徒”,不信的他叫“不义的人”,后面这些概念还继续。保罗把这个概念说出来,我们会问:不义的人是什么?是行为不义还是不信?行为不义和不信是一回事吗?这个我们可以琢磨,要在保罗提供的思维框架、概念框架下琢磨,而不是乱来的,所以保罗把框架搭出来了。

你看保罗所言,世界那么复杂,只分成不义的人与信徒、圣徒,这个本身对我们是巨大的亮光。保罗以前也不这样想,对不对?我们进入保罗当时的状态,保罗是经过我们刚才说的,他突然认识到原来是这么一回事,这是保罗的亮光。我们跟保罗以前一样,也把世界想的很复杂,有犹太人、有外邦人;有有学问的、有没学问的人;有穷人、有富人;有行为好的人、也有差的人,都这样分。保罗现在这种分法非常奇怪,这个叫亮光。这是保罗基本点,他开始往下走了,也就是说你会发现,他后面走的逻辑是根据这个前提,这个前提保罗以前不具备,他现在具备这个前提了。我这个解释可以吗?很重要。现在就像做数学题一样,当你有一个前提就可以推了,后面就是逻辑推了。继续。

从上下文的语境里,保罗言语里的不义的人,应该不是指行为的不义,而是指不信的人,不信的人不信十字架上钉死的耶稣是人类的救主,对应的是圣徒,是特指他此刻说话时面对的这批人,即人类历史上第一批被称为基督徒。他们圣洁吗?他们的行为算得上律法意义上的义人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在保罗的眼里,他们已经与世界分别出来,这个看见是保罗说出这段话的一个前提。保罗的意思是,你们在遇到纷争,需要寻求智慧公义的裁决时,居然不在信徒之中,而在信徒之外寻找,真是不可思议啊。为什么我们可以在信徒中寻找公义的审判呢?因为智慧公义的主活在信徒之中。

这里出来的第二个概念很重要,就是保罗的一个前提。保罗说这些信徒,其实他穿越这些人,看见这些人背后有一个活的神,活的神是跟这帮人沟通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保罗才推出说,你们假如要寻求公义的审判的话,当然在信徒里面寻找,不是说这些信徒比外面不义的人有更多智慧,有更多法律智慧,有更多什么东西,逻辑严密,不是,是他们当中有神,可以帮你审判。保罗是真的把这里面看成有神的,你只看到一帮信徒,看不见神的话,这个结论是得不出来的。你会觉得这帮人逻辑也不行,记忆也不行,自己行为记录也不行,那就回到当年的保罗自己的犹太工会里面,那脑子很好的、那翻书的、翻旧约翻的很快的,保罗是说,这帮人里面有神,说你在这里面可以得到神的审判,是这个前提。这个前提也是保罗新生命的一个非常不一样的境界。假如没有的话,那我们不可能得出保罗这样一个信誓旦旦的结论。回想我们的信仰是怎么回事?我们的信仰不也是这样说的吗?我们不是也信那个又真又活的神吗?我们要提醒我们自己,我们到底信什么呢?这个读经的过程,也就是不断的让我们的思维进入保罗的思维,进入保罗的看见,进入保罗的感情,进入保罗的真实。

那么如果信徒是假的呢?保罗说这句话的前提当然也就不存在了。但是保罗坚信,这些信徒是真的。

这里很重要。假如信徒是假的,我们这帮信徒里面有假的吗?当然有假的,我们自己就是假人。你们觉得我是真人吗?我进来就是假人。假如我们都是假人,那就没有信徒了,那神的救恩怎么开始的?神的救恩是让我们从假人开始变真人,一步一步变出来的,是不是?所以保罗是盯住你里面那个真人,那个被神打开眼睛,以至于你想活在真实里面,那个你,保罗是呼唤那个你。在不断的跟你打交道的过程当中,这个事情的经历让你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强大,是唤出的那个你。信徒是真的吗?这个回答问题不这么简单,是真的还是假的?很可能是二律背反。假如说里面一点真实生命没有,这个教会就应该解散了。教会有,还是冲着真来的,这个真是跟耶稣基督救恩相连的真。这个时候保罗的信心确实比我们大,保罗会在很弱小的教会弟兄身上看见又真又活的神,他在做功。这种眼睛都很重要,继续。

(读)问题是,眼前的这些信徒们,他们也相信他们自己是真信徒吗?或者,当他们遇到纠纷时,他们是否也看见那位肉眼不可见的神,始终在他们中间吗?

这个问题问的多好,我们有时候觉得自己是真的,有时候是假的,我们自己摇摆不定。所以也就是说保罗通过跟他们对话,通过经历当中的对话,不断的唤起他里面那个真实的新生命对这个世界的感受,而不是被老生命又淹没了,又活到虚假里面去了,又活在不信里面去了。保罗做这个语言的工作,做这个传道工作,不断借着经历去讲,就是传道,他这个时候是给信徒传道,把真实生命的种子不断的浇灌。所以这不是一个论断,多少真,多少假,乃是在做着很辛苦的浇灌、培植工作。

(读)6:2 岂不知圣徒要审判世界吗?若世界为你们所审,难道你们不配审判这最小的事吗?

——“信的人”(即圣徒)要审判这个世界?此话从何讲起?

“岂不知圣徒要审判世界吗?”这句话就很奇怪,对不对?圣徒就是我们这些信的人,要审判这个世界,你要读出很奇怪,这是很奇怪的语言,什么叫圣徒审判这个世界?后面我这句话是补充解释那个。

像我这个问题,就属于第一性反应,得把它记录下来,你不能一上来没有这个反应就跟着走了,飞起来了,因为对我们来讲是很奇怪的,圣徒审判世界,这个如何讲起?这个是第一性反应。

(读)如果是指“神已经给不信的世界定罪了”,这个没有问题。

当我说这很奇怪,我就开始思考了,这个思考的时候我是用神的亮光来思考。我这里想起一句话,这句话就是后面说。

如果是指“神已经给不信的世界定罪了”,这句话是约翰福音的亮光,约翰福音说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是不是?假如说他说圣徒给世界,这句话的意思是指神已经对这个不信的世界定了,那当然我们站在神的立场上也给他们定了,神的立场也是我们信徒的立场。假如圣徒审判世界是指这个意思,我说没有问题,我可以接受。明白吗?因为神已经定了,我们现在是理解神的意思,我们知道神的旨意,我们也站在神的立场上,跟神一起,把这个不信的世界定罪了,这个本身对那些不信的人来讲,是个莫名其妙,是一个荒谬绝伦,但是被圣经属灵给打开以后,我们是没问题的,不信的人已经被神定了,对不对?所以我说没问题。

(读)那么,事关救恩“定罪”与“得救”,与人之间日常事务的是非纠纷的审判,难道不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吗?

终于把这个绝对性拉到相对性,因为保罗所处理的事情是两个弟兄有纠纷,那两个弟兄有纠纷,可能是是非、对错、公义,跟这个救恩好像还是有蛮大距离的,怎么一下拉那么近?这是我们的困惑。

(读)如果讲,作为大事的前者是绝对的,那么,作为小事的后者难道不属于相对界吗?难道说,绝对真理的直截了当,居然也可以理清相对是非的错综复杂?这正是保罗的意思!保罗说,难道不可以吗?

这个问题全是从第一性反应,即对保罗话语进行思考出来的张力。这句话停住,保罗确实在讲一个很具体的相对事情,但是保罗拉出来的是救恩层面的东西,或者我们理解的是救恩层面的东西。刚才我说,定世界的罪,实际上是约翰福音的启示,这是我们的理解。但是我们的理解跟保罗这个具体事情之间是有张力的。一个是绝对的东西,举个例子说,你信主、信耶稣得救;不信耶稣就下地狱,这是很绝对的。但是具体事情哪有那么简单?你要体现这个张力了

    (读)这正是保罗的意思!保罗说,难道不可以吗?

 “这正是保罗的意思”,这句话哪里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自己挑战,怎么这样呢?十万八千里,这是我们的第一性反应。这时候你问,保罗到底是什么意思?或者你发现保罗就是这个意思,就拉起来了,就是绝对的,这时可以说这就是保罗的意思。因为保罗没说慢慢来,这个地方是相对的,比如你要看具体情况,保罗没有提,根本不提任何具体情况,就结论一下出来了。保罗的意思说,保罗就是这样处理的,没有进入你的相对性思考。我们非要进入相对性思考,但保罗没有,保罗就是这个意思。虽然我们不理解保罗为什么这样说,但是张力出来了。听明白了吗?

(读)若世界为你们所审,难道你们不配审判这最小的事吗?

我们很希望保罗进入我们的思维(我们的第一性思维),就是说这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两个弟兄的纠纷我们先搞公平,先听听看两边的意见。保罗压根就拒绝进入这样的思维,他一直还唱高调,在我们第一反应里面他唱高调,我们可以说他唱高调,这就是张力。 我们落地,保罗飞起来;我们落地,保罗飞起来,保罗说什么还要审判天使。

6:3 岂不知我们要审判天使吗?何况今生的事呢!

说审判天使,什么意思?我们还审判天使?把自己的第一性反应抓住,不要你好像真的要审判天使一样的。

(读)关于上面的问题(绝对真理如何帮助审理相对是非?)保罗会怎样回答呢?保罗用这里的两个问号回答。让我们的眼睛转向宇宙的属灵争战,看见肉眼不可见的图画。

就是说,我们心中有问题,但是保罗后来没有直接回答我们的问题,比如相对性、绝对性怎么结合起来,保罗是还给我们这个问号。这个地方我们是要非常珍惜,因为这个问号很重要。我在问题里问了,保罗这几个问号问出来,他自己有没有回答?有些他有回答,有些他不回答,他为什么扔一个问号给我们?我的意思是,其实他问号给我们,是把我们的思维带到问题那个方向去。譬如说此刻我们很想跟保罗讲这个具体的对错,保罗一下子拉到什么天使。他借着这个问号把你眼睛往上抬,也许说你看的太低了,你在低里面搞不清楚,相对你搞不清楚,请你看看高一点,也许这个问号就起这个作用,所以他是转移你的眼睛。

6:4 既是这样,你们若有今生的事当审判,是派教会所轻看的人审判吗?

——保罗继续给出了第三个问号。“教会所轻看的人”应该指不信的人。

这是保罗的问号,教会所轻看的人应该是指不信的人。接下来第四个问号,

6:5 我说这话是要叫你们羞耻。难道你们中间没有一个智慧人能审断弟兄们的事吗?

——第四个问号。从第一节数下来,一共是连续的6个问号。

6:6 你们竟是弟兄与弟兄告状,而且告在不信主的人面前。

——保罗一口气问了6个问号,到这里的事实陈述句。可是,对这六个问题保罗也只用了问号而已,他并没有给我们答案。我们能看见这里的张力吗?还是我们完全不知道保罗在说什么?

呵呵!这个评论就是我们要始终把自己放到这个第一性的立场上,不要好像我们自己也跟着保罗说我们都懂的样子,所以这样你可以保持张力,你要很诚实。

6:7 你们彼此告状,这已经是你们的大错了。为什么不情愿受欺呢?为什么不情愿吃亏呢?

这个地方我们很容易像一个宗教徒一样点头了,对,对,我们应该是受欺,没关系,很容易进入这种虚假的宗教徒状态。 其实你真实的反应说,干嘛我受欺?这个是非没搞清楚,保罗你怎么这样说?这个地方你要进入真实的状态,让这个张力出来,不要动不动就说,那我就受欺吧,那是虚假的。

(读)前半句是结论性的陈述句,后面又跟了两个问号。现在一共有8个问号。    

我再问一下,为什么我刚才说这是虚假的,你说不是虚假的,我愿意听神的话,神叫我吃亏我就吃亏呀。我们有时候觉得自己真的可以听神的话了,我们忘了我们其实是不听神的话了。假如你能听神的话,一本律法你就可以做的很好了,干嘛耶稣基督还要死?!神会告诉你,这样、这样,你去做就是了。所以我们没有那么好!那好,我们会觉得我们很好,我们一般是好做的做,不好做不做,这个我们是相对的。这个事情我做到,我凭我的能力做,做不到我说OK,我就是这样子,我生命很弱,就不做了。这也是一个相对性的处理张力的方法,这也是把经文给浪费掉了。你用这个方法,你可以忍一下,想到神,说,OK,我这次我吃亏了,我不介意了。下回碰到更大挑战,你还会出来这个东西。明白吗?所以我说,你要把你真实的东西抓出来,在神的面前亮出来,很重要,你很容易自欺。为什么我们不会听神的话?这就是神要救我们的地方,我们本性是不听神的话的。我们是怎么被救的?是被这种经文救的!所以经文一说,你就做到了,经文一说,你就做到了,没那么容易,是这个意思。所以,认识自己的本相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是因为你这里,你刚才说这个经文我可以做到,是你完全接受一个非常简单的信息,而重大信息忘掉。什么信息?很简单,律法信息。你把这句话听成,你们基督徒不要计较,多吃亏,没关系的。好吧!你看,全是律法。这段经文是很深的,你读成一个律法。我尽量做吧,做得到我很好,我很开心,做不到,I am sorry,我生命很弱小。所以为什么这个经文被浪费掉?是你这样读把经文浪费掉的。你做到,你反而骄傲起来;做不到,你是很不认真的一个人,是很不虔诚的一个人。所以无论你怎么反应,都把这个经文浪费掉了。

6:8 你们倒是欺压人、亏负人,况且所欺压所亏负的就是弟兄。

第一反应是保罗都没搞清楚具体情况,一上来就说你是欺压人,你服吗?(众:不服!)纠纷总是公有理,婆有理,你既然说我错,讲出道理为什么我错,那我心服口服,一下子说我欺压人,我觉得我被他欺压呢。这样的话,你反而觉得保罗很奇怪。保罗很奇怪,应该是你的亮光,保罗不奇怪还当保罗,都跟你一样了?!

(读)这是一个结论性陈述句。如果我们是被保罗指责的人,到了这里,我们服气吗?对此,坦率地说,我感觉保罗的逻辑有严重的问题。我不愿意吃亏,不情愿受欺,也许是一个事实,否则也就不会争论了。但保罗由此推论说,我是“欺压人、亏负人”,就有点强词夺理了。请问,难道在纠纷中就没有可能我是在理的一方,我是被欺负、被吃亏的一方?即便对方是弟兄,难道就可以不讲道理吗?即便这些事情与救恩这等大事相比,确实属于小事,但我们活在世界上,相对于救恩来说,哪件事情不是小事?难道基督徒凡事都要息事宁人?还有,在我看来,出于爱心忍受委屈,与不讲是非和公义,违心地承认自己欺负人,然而在心里却坚信对方在欺负自己(如果双方不各自都坚信这一点双方在一开始就不会有纠纷了),那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如果说,我对保罗在经文7里的提醒,还可以有点反思的话,对保罗在经文8里的指责,就完全无法接受了。

经文7的提醒就是说,你吃亏就吃亏吧,这个我们还可以说,我们确实不想吃亏。但是现在经文8说,你欺负人,是不是?

(读)以下我对上述做一个分析和反思,因此是我的第一性反应

注意,这个是我的第一性反应,假如弟兄姐妹读到我这个水平,至少你已经做到第一点、第二点了。你发现保罗的意思跟你的第一性反应有区别,所以读经读到我这个水平已经是很难得了,因为你一上来就把自己的第一反应搞没了,保罗说什么是什么。所以这个时候要求你要很真实,像活人一样,而且不要偏题,你不能胡搞,你真要扣住保罗的经文,扣住当时的事情,加上我们的一些体验摆上去,不能乱讲,这就是紧扣经文;然后把张力抓出来,发现保罗讲的东西,确实在你看起来又空洞、又天上飞,好像很难理解。最多是读成这是神的律法,你做吧,这也不对呀?!

(读)以下我对上述第一做一个分析和反思,因此是我对第一性反应的反应,可以当做我的第二性反应。

张力出来以后,第一性摆上以后,接下去要做的是,你要对你的第一性反应,那个真实的你的反应做反应,做反思,做分析,所以这里出来的可能是第二性反应,这个功课一般人做不到,怎么做?要么飞起来,假如是你飞起来,你就很有可能是虚假的宗教徒,活在概念里面、空洞的教义里面,最多可能是一个律法主义者要求自己。假如不飞起来是什么意思?不飞起来就是神很荒唐,根本不能用的,完全是理论的,我该怎么反应就怎么反应。所以最多讲起来是圣经的一套,真正碰到事情还是这么反应。我可以把我的东西不告诉你,藏在里面,但是里面是没变化的,你在本质上还是无神论,还是不相信圣经。所以这个张力出来以后,你有两个地方可以逃,一个逃到飞起来,假基督徒、宗教徒;一个是回到你的无神论立场去,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假装是圣经很熟,其实你的第一性反应都是一样的。

我们要做的是第三步,在张力里面活出来。张力里面活出来,什么叫抓住?什么叫体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断的反思,反思你的第一性反应,反思神的话语,这个试试看。

(读)首先,我认为保罗的推论有一个前提,就是他坚信,纠纷里的双方都是真正的基督徒,即“信的人”,保罗称之为“圣徒”。他也没有特别责问基督徒不能有纠纷, 

刚才那个点就是我在前面说的,保罗全部推论是根据这个看见,如果这个事实不存在,那么保罗后面也就没有推理的前提了。这个推理的前提是,保罗说原来是这帮人,原来神是救这帮人的,看起来不咋的,但是他们就是神要救的,这个是保罗此刻最大的看见,也就是他后面全部道理的一个推论前提。

(读)他也没有特别责问基督徒不能有纠纷,他责问的是,他们不在圣徒之间求问公义的审判,而要跑到“不信的人”里去求助审判(经文6)。  (经文4和6)。保罗这个推论是清晰明白的,我完全没有异议。    

这句话是因为我们在认真读保罗到底指的是什么,这叫认真。我们很容易假定,保罗说你们都是使徒了,还有什么纠纷,自己的小我不能放下来吗?你应该大公无私,要想着神的事情,这个亏不肯吃吗?我们很容易进入这个宗教的、道德的、世界上的要求,好像保罗在指责你们不应该有纠纷,有纠纷总是为自己的利益,站在自己的立场有纠纷。如果你在自己的立场,没有小我,什么纠纷?都是姐妹,都是弟兄,都是神的肢体,应该没有纠纷。但是保罗没有指责这个事儿,保罗指责的是有纠纷以后的处理方法,这个地方是你细读出来的,粗读的话你会没有看清楚,以为保罗在指责这个东西,因为我们自己会这样以为,这个就是世界文化带过来的。我们的文化是希望我们大公无私,基督徒大公无私,没有小我,老我死掉了。保罗其实没有说这个东西,这个是要认真读才能读出来的,紧扣经文,继续。

(读)对此,保罗的看见是,那位主持公义赐人智慧的主,始终活在圣徒之中,你们又何必去求助教会所轻看的人的审判呢?

就是我刚才说的,保罗说你们可以有纠纷,但是你们处理纠纷求审判的时候,居然不看见在我们信徒里面有一个公义的神。这就是保罗看信徒后面真的有一个公义的神,又真又活的在那里,这个看见也是很重要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他觉得很奇怪,怎么会找外面去呢?里面有一个神在。这个地方你会发现,你跟他的差距是你根本看不见,或者你看得见也不知道到哪去找。

我们这里有神,跟谁说,哪个神?是赵牧师还是严老师还是吴少海,赵牧师说的不是赵牧师的话吗?吴少海不是吴少海自己的意见吗?我们眼睛里是没有神的。那你说,关键有神在当中,我们还做不到。这里是要灵里面的认知,那种敏感度。这个敏感度是说,这个严老师的话或者赵牧师的话一说,我说他这个来自神。你会穿过他,说他这个话来自神,你要有这个领受能力。你要有这个领受能力,你必须自己在灵里面。也就是说,假如这帮人都不在灵里面,那个教会就是假的,就这么简单!所以我们说,是,我们有神,有神怎么样,到哪去找?吴少海是神还是赵牧师是神,还是严老师是神?都不是。那么还不是人搞来搞去的吗?为什么我们出来这个东西,是我们听不出,即便是阿牛弟兄说的话也可能是神的话,即便是我们很看不上的一个人,譬如平时不太爱读经的人,他说的话也许是神的话,这个你在灵里面有感受的,明白吗?没有感受的话这句话也是没用的。保罗假定这帮人在灵里是一起的,有感受的,否则就不叫教会了。我们在实际当中,在所谓的教会里面,灵的感受越来越弱,我们讲的话对方听不懂,信息听不懂,这个就是真实。这时候,我们就要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属灵肢体?

(读)保罗这个推论是清晰明白的,我完全没有异议。

 进入经文7,可以把保罗的指责分成两部分:1,你们弟兄与弟兄互相告状,已经是大错;2,你们告到不信的人那里,更是错上加错,乃至羞愧(经文5)。

这个地方我在演示,我读经的时候是非常认真,你要很认真才能读出。他的批评其实分两部分,这两部分就是经文自己已经告诉的,但是我们很粗,不作这个分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作者

bei.huang2015@icloud.com

相关文章

《哥林多前书》15章8-10节

第四组见证人:保罗自己。保罗的证词是三节经文...

读出全部

《哥林多前书》15章5-7节

在进入今天的经文,仔细考察保罗的“见证”以前...

读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