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如果我们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灭亡的人身上。3 And even if our gospel is veiled, it is veiled to those who are perishing.

如果说,保罗在经文4:2里,把如下两个我们迫切关心的重大问题讲清楚了:

第一个问题:经文4:2的主语“我们”是谁?—— 凡不仅在内心认知和意志上,也在外在可见证的行为上,不再像“他们”(也就是不再像过去的我们)那样,继续活在“行诡诈和谬讲神的道”为特征的老生命里;而是活在“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在神面前为圣灵作见证的新生命里。这样的人是经文4:2的主语“我们”。

第二个问题:凭什么经文4:2 主语“我们”成了“我们”?—— 对此,保罗的回答是,如今“我们”之所以由过去与“他们”一样的生命,变成了今天的“我们”的生命,“这事”谁能担当呢?乃是圣灵在“我们”里面亲自成就的。因此,“我们”都是圣灵二次创造工作的直接见证。

接下来,保罗在经文4:3里,要回答关于“他们”的两个相应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区别于“我们”的“他们”是谁?

第二个问题:凭什么“他们”成了“他们”?

关于“他们”是谁?我想先回顾保罗曾在《林后书》2章里写下的一段话:

“2:17 我们不像那许多人,为利混乱神的道,乃是由于诚实、由于神,在神面前凭着基督讲道。17 For we are not, like so many, peddlers of God’s word, but as men of sincerity, as commissioned by God, in the sight of God we speak in Christ.” 

对这段经文,我曾在跟读笔记里写了一段自问自答:“(自问)保罗把所有“传讲福音的人”分成两类,一类是保罗眼中的“我们”;另一类是保罗批评的“那许多人”,即“兜售神话语,为利混乱神的道”的人。这样的二分法是否过于简单粗暴?(自答)在“传福音”这件事上,要么心思单纯,要么心思不单纯。不可能又单纯,又不单纯。若属于又单纯、又不单纯,已经属于不单纯了。因此,保罗是对的,确实只有两种可能性。” —— 我曾发感叹说:“保罗单看传道人在“传福音”时动机是否单纯,竟可以一刀切出天地之别。真是不可思议!”(摘自《林后书》第二章2:17跟读笔记)

对上述自问自答,现在我有两点补充。

保罗的意思不是要我们用“传福音时动机是否单纯”去论断他人的生命,而是强调说,我们可以省察自己“讲神的道时内心动机是否单纯”,来省察我们自己的生命是否属于保罗说的“我们”的阵营。

除了省察自己“传福音时内在动机是否单纯”这一点以外,保罗还说,“我们”在外在可见证的行为上,行出了“不行诡诈,不谬讲神的道,只将真理表明出来,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的客观见证。可见,只有当内外见证加在一起,才足以划分“我们”与“他们”的生命区别。

有了上面的梳理后,我继续自问自答。(自问)那些成了“我们”之外的“他们”是谁呢?(自答)凡传福音时内在动机不单纯的人,并还没有内外见证的人,都是“我们”之外的“他们”。(自问) 为什么“他们”传福音时会内在动机不单纯?(自答)因为“他们”还没有做到在“内在认知与意志上”,弃绝“行诡诈与谬讲神的道”的旧生命,因此,“他们”虽然在外在行为上也热衷传福音,却是为利混乱神的道,而不像“我们”一样,乃是由于诚实、由于神,在神面前凭着基督讲道,因此也不像“我们”一样活出了“不行诡诈,不谬讲神的道,只将真理表明出来,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的新生命的样式。(自问)可是,听你这样说虽然我在概念上明白了“我们”与“他们”的区别,但面对实际生活中的人,难道也会像概念那样非黑即白,没有可能存在模糊重叠的区域?会不会一些传道者既属于“我们”又属于“他们”呢?你把保罗的话解读成如此简单武断,会不会误解了保罗的意思呢?

跟读:真是一个好问题!

好问题!让我们继续自问自答。

(自问)站在“时间空间因果律”的立场看,任何人之间的差异性都只能是相对的。因此,传道人之间的任何差别也一定属于相对性差别。可是,保罗在众多传道人中划分出“非此即彼”的“我们”与“他们”,这样划分岂不超越了正常人的范畴,而成是“人”与“非人”的绝对区别了吗?难道保罗的意思是,“我们”与“他们”之间是“人”与“非人”的区别?…..

(自答)好,问得尖锐。是的,这正是保罗的意思:“我们”与“他们”之间是“常人”与“非常人”的区别。(自问)且慢。谁是“常人”?谁是“非常人”?(自答)“他们”是“常人”,而“我们”是“非常人”。(自问)请问,这种说法,有圣经根据吗?(自答)有。使徒约翰曾这样描述“我们”即“非常人”:“12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13 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约翰福音》1章)看到了吗?不是从“血气、情欲和人意”生的人,当然是“非常人”了。

默想到这里,读者们也许会与我一样,发出“尼哥底母之问”了:怎能有这事呢?

关于“第二亚当”(非常人)在“时间空间因果律”里如何诞生,这个问题确实是所有“第一亚当”们最好奇、最纠结、却始终无法真正理解的一个难题。当年犹太拉比尼哥底母就曾深夜探访并求教耶稣,他最后的疑惑也聚焦到了这个问题上。《约翰福音》3章里记录了这段充满了神秘气息的对话: 

5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6 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7 我说,‘你们必须重生’,你不要以为希奇。8 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9 尼哥底母问他说:“怎能有这事呢?”(《约翰福音》3章)

我发现,同样是犹太人拉比身份的保罗,在经历了与耶稣生命的奇妙碰撞,特别是经历了长达13年的追问与反思后,终于解开了这个万古疑团。感谢主,圣灵借用了保罗的口与笔,把耶稣话里那个“神秘之风”的隐喻,用“时间空间因果律”里最普通最直白的话讲出来了,并浓缩成一句话:“字句叫人死,圣灵叫人活”。展开来说就是《林后书》4:1-2的经文:1 我们既然蒙怜悯,受了这职分,就不丧胆,2 乃将那些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不行诡诈,不谬讲神的道理,只将真理表明出来,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

原来,“凡圣灵生的”前世今生的奥秘,就在这里:从“他们”(“我们”的“前世”),到“我们”(“我们”的“今生”),二者之间隔着一条“本体论鸿沟”。这条鸿沟“肉眼不可见”,因为它被“肉眼可见”的这世界的“帕子”所蒙蔽了。这“帕子”是“第一亚当”此生肉身的栖居之地,也是人类文明赖以生存之田园。

这样看来,《创世纪》里描述的“伊甸园”(肉身居所)与“巴别塔”(精神家园),恰恰分别是这“帕子”蒙蔽功能的两大隐喻。凡被“伊甸园”与“巴别塔”蒙蔽了心灵之眼的人,都是“第二亚当”的前身即“第一亚当”啊。

现在,我们可以进入对经文4:3的字句的默想了。

3 如果我们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灭亡的人身上。3 And even if our gospel is veiled, it is veiled to those who are perishing.

首先,我注意到,和合本中文里“福音蒙蔽”这个词语义含糊。我阅读时第一感觉有暗示“我们的福音会主动去蒙蔽人”似的。保罗没有这样的意思。我们看英译本,“And even if our gospel is veiled”,直译是,“尽管我们的福音被遮蔽了”。保罗用了“被蒙蔽”这个动词的被动态。也就是说,保罗观察到,“我们的福音经常被蒙蔽了”这个现象。(保罗用的是“观察性体验”的表达。)

那么,我们一定会好奇,关于“我们的福音被蒙蔽”这个现象,保罗又说了什么呢?我发现,保罗说了两句话。第一句话是经文4:3的后半句。第二句话是经文4:4。

我们先看经文4:3的后半句:就是蒙蔽在灭亡的人身上(to those who are perishing)。句号。—— 哇塞!叫我奇怪的是这个句号。保罗居然跳过了关于这个结论的所有可能的问号,直接用了绝对肯定的语气说,“我们的福音被蒙蔽了”这样的事,一定只发生在“正在灭亡的人”身上!

(自问)为什么是句号,而不是问号?事实上,岂止保罗,我们也发现了,我们的福音对于太多的人来说,根本就听不懂。他们的耳朵似乎被油蒙塞住了。这个现象如此普遍,如此令人揪心,如此不可思议!可是,保罗却用一个句号,就把我们心中翻江倒海的众多问题,包括我在上一篇跟读笔记里遗留的那一连串问号,不理不睬扔到了边上,却给了我们一个斩钉截铁的句号:我们的福音(被)蒙蔽,就是蒙蔽在灭亡的人身上。

让我把这里的张力显出来吧。保罗的意思是,“我们的福音”已经向“我们”显出来了;“我们”也都看见了“这福音”在我们身上做工的见证了;“我们”也因此成了“非常人”(第二亚当)了。至于“他们”,保罗说,非常对不起,“这福音”在“他们”身上“被蒙蔽”了;“他们”也因此看不见这“福音的大能”,和这“福音在我们身上的见证”了;保罗也因此断言“他们”是“正在灭亡的人”(those who are perishing)!

弟兄姐妹们,保罗如此断言,却不说明“他们”为什么会成了“他们”,对此,你们怎样想?

保罗如此断言,却不说明“他们”为什么会成了“他们”,对此,你若问我怎么想?好吧,以下是我的自问自答。

(自问)保罗弟兄啊,且慢。圣经明确启示说,“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约翰福音》3:16)。耶稣为所有人的救赎而献出了生命。如今“他们”成了“正在灭亡的人”,在这个惊人的事实面前,难道保罗没有半句解释的话吗?(自答)问得好!这可是人类命运生死攸关的问题啊。凡认真求问并死抓住这个问号不放的人,神的救恩就临到他的门了。(自问)这话是什么意思?(自答)这话的意思是,所有第一亚当后裔们无一例外都是“正在灭亡”的道路上,除非神的救恩临到了你。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不顾一切地向神发出这个救命的问号:神啊,为什么一些人成了正在灭亡的“他们”,而另一些人却成了与“他们”一刀切开的得救的“我们”?(自问)神回答了吗?(自答)神回答了。神借着整本圣经的字句回答了这个问题。凡听不见、或听见了不相信、因此也看不见关于神回答的见证的人,都是正在灭亡的人。“句号”。

(自问)什么意思?这个“句号”是什么意思?(自答)这个“句号”的意思是,到此为止,前无生路。用卡尔·巴特的话说,是对这个世界的神圣的“否”,一个不可逾越的“不”,一个死亡的强音:“死亡是这个世界的最高准则。这点如此明确,以至基督只有通过肉身的死亡才能显明是上帝之子。”(卡尔·巴特)

也就是说,这个“句号”的意义,已经在圣经字句里,由“基督之死”,被彻底解开了:这个“句号”是“有荣光的”第一亚当的已知世界,和“更有荣光的”第二亚当的未知世界的连接点;这个“句号”也是全能上帝“一次创造”与“二次创造”的转折点;在这个“句号”里,“我们既然蒙怜悯,受了这职分,就不丧胆”的新人们,跨进神的国度的那道“盼望之门”,向我们洞开;—— 请问,此刻你眼睛里发出来的,是绝望的哀光,还是喜乐的泪珠?

我不得不说,我里面那个“耳聋眼瞎脑不开窍”的“他们”(也就是第一亚当),再一次狠狠地撞到了南墙。“他”的双眼放着哀光,再一次彻底地绝望了!

请容许我在保罗的“句号”前,暂时把我的“绝望”放在一边;让我再次拿起“问号”的长矛,在保罗字句的丛林里,继续自问自答,向前探行。看看在“这福音被蒙蔽”的“句号”的南墙上,能否看到一丝透进来的亮光?

(继续自问)既然保罗说,在那些灭亡的人身上,这福音被蒙蔽了。请问是“谁”蒙蔽了这福音?难道是那些“正在灭亡的人”自己蒙蔽了“这福音”吗?(自答)好问题。请注意,保罗在句子里(And even if our gospel is veiled, it is veiled to those who are perishing),没有用介词“by “,而是用介词“to”。这已经清楚说明了,保罗并不认为是“正在灭亡”的“他们”蒙蔽了这福音,而认为“他们”恰恰是“这福音被蒙蔽”的受害人。(自问)可是,那么,到底谁把“这福音被蒙蔽”了,以至于让“他们”成了“这福音被蒙蔽”的受害人呢? 

感谢主!保罗在下一节经文里,回答了这个问题。

(待续)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作者

bei.huang2015@icloud.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