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我自己定了主意再到你们那里去,必须大家没有忧愁。1 For I made up my mind not to make another painful visit to you.

请注意,这节经文里“痛苦访问(painful visit )”一词与保罗上次对哥林多教会的不愉快访问有关,但这里说的“我自己定了主意…”,不是说过去的那一次,而是说保罗现在的内心想法。保罗的意思是,如果还可以安排下一次访问,我决不愿意再有类似上次那样的痛苦经历发生。言外之意,对于下一次访问,必须大家没有忧愁。否则的话,我宁可不去了。

这听起来几乎有点决绝的味道了。可不可以把这句话理解成,保罗因为上次的痛苦经历而后悔,下决心不去访问哥林多教会了?或者,为了团契的快乐原则,以后他不再说引起大家痛苦的话了?我认为保罗既不是后悔更不是放弃,若保罗表达的是后悔与放弃,《哥林多后书》后面几章里那些严肃扎心的文字也就没有了。恰恰相反,保罗一直教导大家要与他一样,“在爱心里讲真话”,即便因此会带来彼此的痛苦,也是值得的。因为这正是“团契四原则”里2与4所坚持的。

看来,“团契四原则”里有两组,1与3(“互不管辖信心”与“享受由神而来的成长快乐)是一组,2与4(“互为同工”与“互相帮助、督促、鞭策”)是另一组。两组之间在操作上似乎有严重的张力。记得在《林前书》16章里,保罗曾写下了他当时的矛盾心结:“7 我如今不愿意路过见你们,主若许我,我就指望和你们同住几时”。到底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呢?当时弟兄们因为不能理解保罗的矛盾心结,因此对保罗这段话产生了很大的误解,也就不奇怪了。

我们也许会觉得,保罗写《林前书》时内心曾有纠结,在《林后书》1章里保罗对此特别作了郑重的解释。1:23 我呼吁神给我的心作见证,我没有往哥林多去是为要宽容你们。可是,写在《林后书》时,保罗应该得知了他与哥林多教会之间的许多隔阂已经消除了,过去曾有的“患难”如今转化成“安慰”了。这时候他怎么还为去不去哥林多如此纠结,竟然还说,“我自己定了主意再到你们那里去,必须大家没有忧愁”。难道说若还有忧愁,保罗就打算不去了?难道保罗不怕弟兄们对他的话再次误解?

且听保罗继续解释……

2:2 倘若我叫你们忧愁,除了我叫那忧愁的人以外,谁能叫我快乐呢?2 For if I cause you pain, who is there to make me glad but the one whom I have pained?

我发现,英文版里的介词可以帮助我们捕捉到中文版难以显明的保罗思维里的逻辑流,比如说,由介词for开头的句子里隐含了“因为…所以…”的弱逻辑结构,和合本中文里很少直接翻译出来。这里就是一个例子。在英文里经文2:1与2:2都是由For打头的,连在一起,我可以意会到这样的意思:(因为)我下决心了,若再一次访问你们,上次那样的痛苦经历决不能再发生;(再因为)我认识到了“倘若我叫你们忧愁,除了我叫那忧愁的人以外,谁能叫我快乐呢?”的事实,所以……

2:3 我曾把这事写给你们,恐怕我到的时候,应该叫我快乐的那些人,反倒叫我忧愁。我也深信,你们众人都以我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3 And I wrote as I did, so that when I came I might not suffer pain from those who should have made me rejoice, for I felt sure of all of you, that my joy would be the joy of you all.

粗一看,我没有看清楚保罗在这节经文里到底说了什么。仔细读后,才发现保罗在真实地表达他的矛盾心结。一方面是“我担心”….;另一方面是“我深信”….。——现在,请设想我们是当时哥林多教会的一员,对于保罗的矛盾心结,也许会这样想:保罗也真是的,过去的不愉快和误解都已经过去了,何必到今天还要搞来搞去,太复杂了吧?你不是说过,要效法耶稣那样的“是”(Yes)的生命,越简单越好吗?

原来保罗已经预想到我的疑问甚至牢骚,他在前面两节由For打头的经文里,提前回应了我的疑虑。请看:

为什么“担心”:(因为)保罗坦承,他担心那曾经的痛苦经历很有可以会再次发生,所以1 我(保罗)自己定了主意再到你们那里去,必须大家没有忧愁。他担心,万一又发生以前经历,我宁可选择不去了。恐怕我到的时候,应该叫我快乐的那些人,反倒叫我忧愁。

为什么“深信”:(因为)保罗已经感受到了,弟兄们会因为他的伤心而伤心,也会因为他的快乐而快乐,这样的感受是相互的。所以,他深信….2 倘若我叫你们忧愁,除了我叫那忧愁的人以外,谁能叫我快乐呢?

去?还是不去?保罗仍在纠结中。事实上,也可以说,保罗的纠结也是弟兄们的纠结:希望他来?还是不希望他来?

感谢主!保罗无法解决的纠结难题,这次主帮他解决了。因为主让保罗看见了,哥林多教会弟兄们如今理解了保罗的心,并且还让保罗深信,你们众人都以我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同样感谢主!主也帮助弟兄们解决了这个难题。如今主让弟兄们理解了保罗的心,并且还让弟兄们深信了,保罗这句“你们众人都以我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的话,是真的。有了这份来自基督里的看见和安慰,并由此生出对主的信心与肢体彼此的信任,保罗继续向弟兄们袒露了他的心迹……

2:4 我先前心里难过痛苦,多多地流泪,写信给你们,不是叫你们忧愁,乃是叫你们知道我格外地疼爱你们。4 For I wrote to you out of much affliction and anguish of heart and with many tears, not to cause you pain but to let you know the abundant love that I have for you.

我发现,保罗在2:2里说的(2:2 倘若我叫你们忧愁,除了我叫那忧愁的人以外,谁能叫我快乐呢?)以及这节经文里描述的(2:4 我先前心里难过痛苦,多多地流泪,写信给你们,不是叫你们忧愁,乃是叫你们知道我格外地疼爱你们),包含了多么深的感情,简直像一个热恋中的人对爱人说的话啊!要知道,几年前,保罗与“这帮人”还素未平生,无亲无故。现在居然说出这样挚爱深情的话。大概这就是保罗所说的“团契四原则”里属灵快乐的体验吧!保罗曾在《林前书》14章里见证说,14:10 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并且他所赐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众使徒格外劳苦,这原不是我,乃是神的恩与我同在。

可是,我们也许会困惑,既然事情已经过去了,保罗为什么还要告诉大家这些已经过去的痛苦经历呢?

对此疑惑,保罗也作了清晰的回答:不是叫你们忧愁,乃是叫你们知道我格外地疼爱你们 (not to cause you pain but to let you know the abundant love that I have for you.)——可见,保罗并不要大家为保罗当时有过的痛苦经历而再次忧愁。对此,他又进一步解释说:

2:5 若有叫人忧愁的,他不但叫我忧愁,也是叫你们众人有几分忧愁。我说几分,恐怕说得太重。5 Now if anyone has caused pain, he has caused it not to me, but in some measure—not to put it too severely—to all of you.

注意,在英文版里用“现在”(now)开头,可见保罗的思路已经转到了“现在”以及“有人”上。保罗说,现在,若有人叫人忧愁,他不但叫我忧愁,也是叫你们众人有几分忧愁。——我在此处联想到保罗曾在《林前书》12章里写的一段脍炙人口的话:12:12 就如身子是一个,却有许多肢体;而且肢体虽多,仍是一个身子。基督也是这样。肢体的感受是互通的:他不但叫我忧愁,也是叫你们众人有几分忧愁。对此保罗还加了一个微妙的补充,我说几分,恐怕说得太重。——我想象,在这件事里,与其他弟兄们相比,保罗的感受一定会强烈的多。他若以自己的感受强度作为参照标准,其他人很可能会说,我没有这样的感受啊!也许正是考虑到这种情况,保罗才弱弱地问,在我“多多流泪”的痛苦(pain)里,你们一定也感受到一点点痛苦(pain)吧?我想,弟兄们即便在当时没有类似保罗那样的强烈感受,在得知了保罗因为爱他们的缘故,经历了那么多痛苦后,也会因为感受到了保罗的感受而有了心灵感应吧!——看到了吗,保罗用如此细腻的表达,不是在说明道理,而是努力唤起肢体们在基督里的共同感受(这样的感受弟兄们都已经有了),并引导大家对此共同体验说“阿门”。

默想到这里,我还有一个问题。(自问)保罗在前面说了,他告诉这些事,“不是叫你们忧愁”。可是这里保罗似乎在有意唤起大家对保罗痛苦的共同感受。这不是前后矛盾吗?(自答)我认为,保罗应该是希望弟兄们都能感受到保罗的痛苦。因为在保罗看来,这种共同的感受正是在基督里肢体同感的确据。只有经历了在基督里共同患难,和在基督里同得安慰,才是流着眼泪、有苦有甜、失而复得的属灵喜乐。

终于,保罗潇洒地把谈锋一转,开始谈论起那个引起一系列麻烦的“那人”(For such a man)了。

2:6 这样的人,受了众人的责罚也就够了;6 For such a one, this punishment by the majority is enough,

我发现,网络上大部分讨论,在这个地方都误解了保罗的意思。我提请大家仔细阅读,不可人云亦云。

首先,保罗这里说的“这样的人”,是指谁呢?紧扣经文2:5,我发现,保罗的思路是,我们是一个肢体,任何人若引起我痛苦,一定也会引起你们痛苦。所以,这节经文里的“这样的人”,可以是泛指任何一个伤害过团契的人,也可以是特指某个曾引起团契痛苦的具体的人。不管哪种情况,保罗都得出结论说,他受了众人的责罚也就够了。

为什么这样就够了呢?为什么不是抓住不放,比如说,要求“那人”认罪悔改,或者至少认错道歉呢?(大多数网上的讨论都认为这是必须的。)请继续读…..

2:7 倒不如赦免他,安慰他,免得他忧愁太过,甚至沉沦了。7 so you should rather turn to forgive and comfort him, or he may be overwhelmed by excessive sorrow. 8 所以我劝你们,要向他显出坚定不移的爱心来。8 So I beg you to reaffirm your love for him.

注意,保罗没有说,“那人”必须先认罪悔改,我们才赦免他。保罗给弟兄们的建议是,转过来赦免和安慰“那人”,以免“那人”因为忧愁太过,甚至沉沦了。可见,保罗没有把“那人”,无论他是谁,无论他犯了怎样的过错,怎样得罪了团契,保罗都没有把“那人”看作敌人,要求报复,甚至没有要求认错抱歉。恰恰相反,保罗要求大家对“那人”始终怀有一颗宽容温柔、为“那人”着想的善意的心。在英文里用“reaffirm”(重新肯定),即把原来对“那人”曾有的爱心,再次显给“那人”看到。而不是因为“那人”伤害过我们,就收回了对“那人”的爱心。这表明在保罗的思想里,我们赦免“那人”,是单纯出于为了“那人”的好(免得他忧愁太过,甚至沉沦了),而不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原因,比如“那人”向我道歉了,所以我原谅他。

2:9 为此我先前也写信给你们,要试验你们,看你们凡事顺从不顺从。9 For this is why I wrote, that I might test you and know whether you are obedient in everything.

这里的“先前”,是指保罗在那封丢失的前信里,曾写过许多严肃的话,比如说,你们要与“那人”划清界线,因为“那人”做了伤害团契的事。保罗解释说,我当时说这样的话,是因为要试验你们,看你们凡事顺从不顺从。现在,保罗说,因为“那人”受了众人的责罚也就够了。你们要做的是赦免“那人”,安慰他,重新显出你们对他的爱。

请问,保罗这里的建议,与以前他说过的严厉的话,为什么差别那么大呢?只是显出保罗宽宏大度的爱心吗?请继续读….

2:10 你们赦免谁,我也赦免谁。我若有所赦免的,是在基督面前为你们赦免的,10 Anyone whom you forgive, I also forgive. Indeed, what I have forgiven, if I have forgiven anything, has been for your sake in the presence of Christ,

保罗说,你们赦免谁,我也赦免谁。非常干净利落。可是,理由呢?前提呢?赦免一个人,不需要前提吗?

坦白地说,对保罗这句斩钉截铁的话,我却糊涂了….(自问)为什么保罗一开始不说,你们赦免谁,我也赦免谁,而要弟兄们表明立场,与“那人”作切割?保罗有没有出尔反尔的嫌疑呢?(自答)我认为不是的。保罗以前说的与现在说的,其实都有一个鲜明的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你们赦免”一词里。试想,“你们赦免”,表明你们已经认识到“那人”有过错。若不认为“那人”有过错,也就谈不上“赦免那人”了。(自问)是不是说,“赦免”的前提是“那人”认罪悔改,或者,至少是“认错道歉”吗?(自答)这不是保罗的意思。因为保罗没有在“你们赦免他”,再加上“那人也认错了”这个条件。保罗只说,你们赦免谁,我也赦免谁。——我发现,我读到的大部分网络讨论,都认为赦免“那人”的前提,是“那人”必须先认罪悔改。看来保罗不是这样想的。

不过,我还考虑到另一种具体情况,弟兄们也许会顾虑到保罗的感受,毕竟“那人”曾深深地伤害过保罗,所以赦免“那人”还要加上一个条件,即“那人”需要向保罗认错道歉。(自问)对于这个想法,保罗会怎样说呢?

(自答)保罗会说,弟兄们,你们搞错了。这不是事实。我(保罗)的痛苦从来都不是因为“那人”的伤害,而是因为弟兄们你们的糊涂,而伤心难过的。难道你们还不明白吗?——原来这才是保罗努力陈述的属灵真相!

可是,(继续自问)“那人”难道就没有过错吗?“那人”难道不需要受谴责吗?“那人”若不肯认罪悔改,他怎么能得救呢?

好问题!(自问)保罗会怎样回答呢?(自答)保罗会回答,“那人”当然有过错,“那人”当然应该受谴责。我不是已经让弟兄们摆明立场,严肃地谴责“那人”了吗?你们不是已经顺从了我的要求,向“那人”这样做了吗?这就足够了,倒不如赦免他,安慰他,免得他忧愁太过,甚至沉沦了。

到这个地方,保罗又补充了一句:我若有所赦免的,是在基督面前为你们赦免的。if I have forgiven anything, has been for your sake in the presence of Christ。意思是,我若赦免了任何人与事(anything),都不是出于我自己的理由,而是在基督面前,完全为了你们的缘故(for your sake)而赦免他的。句号。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如果你是当时哥林多教会的弟兄姐妹,听到保罗这样的话,你能理解保罗的意思吗?为什么保罗单单说,是为了你们缘故,而没有说,也是为了保罗自己,或那人的缘故呢?

另外,作为与保罗相隔近两千年的后代基督徒,读到这节经文,我们是否也能理解,保罗在基督面前,纯粹为了今天我们的缘故,赦免任何人与事呢?

2:11 免得撒但趁着机会胜过我们,因我们并非不晓得它的诡计。11 so that we would not be outwitted by Satan; for we are not ignorant of his designs.

在前面保罗说了,为了“你们”的缘故他愿意赦免任何人与事。紧接着他说,为了不让撒旦有机会胜过“我们”。注意,在这里保罗没有说“你们”,而说“我们”。可是,为什么呢?——我把这个问题,连同经文2:10里的问题,一起留给大家作思考题吧!

我会在下一篇里与大家分享我的默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作者

bei.huang2015@icloud.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