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第一日。

让我们先衔接上一节经文留下来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存在”(有限的“有”、暂存的“存在”),在神创造的命定里,必须与“无”(不存在、黑暗、虚无、死亡) 纠缠在一起,难解难分,那么,光与暗又怎么能分开呢?“光暗分开”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把这里的问题,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经文里说的“分开”, 是绝对的分开,还是相对的分开?

让我们再一次读创 1:4 的经文: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什么样的分开?显然没有说。可以是绝对的分开:界限清晰,黑白分明;也可以是相对的分开:经是经,纬是纬,但互相交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我看来,如果单单从创 1:4 节经文来看,我们无法确定是哪一种情况,对不对?但是,我认为,问题的答案可以在创 1:5 经文里找到灵光。

现在,我们用心读创 1:5 的经文: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 这是第一日。

第 4 节经文说,要光暗分开。那么,是怎么样的分开?第 5 节经文说,就像昼和夜那样的分开。亲爱的读者,看清楚了吗?这是怎样的分开?很显然,是相对的“分开”。为什么?因为,在我们的经验里,从白昼到晚上,是一个光暗强度相对渐变的过程。

有白日当空、夜幕低垂,也有介于当中的黄昏暮色、黎明半暗。亲爱的读者, 你有没有觉得,这个光暗相交、昼夜交替的动感画面,所隐喻的不正是我们那虽短暂却丰富、蜿蜒流动的人生之河吗?爱与恨、善与恶、喜乐与哀伤、得胜与失败、生长与衰老、生命与死亡,潮涨潮落,此消彼长。换言之,在神创造的这个暂存的世界里,不是光暗分隔、两军对立;也不是白昼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而是光暗交融,昼夜交替,周而复始。一直等到号角吹响的那一天,一切戛然而止, 新篇章开始。

现在,让我们把意向性转向本节经文里一个新的动词:“称”,英文是call,也就是给事物命名的意思。仔细回顾,到目前为止,《创世记》里描述神创世一共用了三个动词。这里的“称”是第三个。前两个分别是“言说”和“分开”。在创1:3 经文里,神用“言说”创造了新的“实体”;在创1:4 节经文里,神用“分开” 建立了秩序。在这里呢?神用“称”第一次在“实有”与“指称”之间建立了联系。这个很重要吗?很重要!因为这个联系,为概念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如果没有“实有”与“指称”之间的联系,后来的人类就无法建立起“概念”,而“概念”是人类意识存在的基本方式,也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基本要素和工具。

既然如此重要,我建议我们对这节经文不能太过粗心大意。让我试问,在这节经文里,神称为“昼”的是指什么?称为“夜”的又是指什么?好像还真的不是我们平常说的昼和夜的意思。我们通常理解的昼和夜,是以地球自转相对于太阳的位置而定义的。我们再一起仔细读经文: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 有早晨,这是第一日。

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意思就是说,那个在创1:3 经文里称为“光”的“实有”, 在这里神要给它第二个名字,叫作“昼”;同样,“缺乏光”的状态,神除了叫它“暗”以外,又给它取了一个新的名字,叫作“夜”。注意,到这里为止,这两个名字与地球自转和太阳的相对位置之间,还没有建立起必然联系。因为在这里, 太阳还没有出现,要等到创 1:14 经文里才被神造出来。因此,从《创世记》里出现的先后次序看,“昼”的第一个含义应该是“光明的状态”,第二个含义才是“地球面向太阳的那个时间区段”。我觉得,从认真的立场看,我们这样的理解应该没有问题。

顺便提一句,耶稣说:趁着白日,我们必须作那差我来者的工。黑夜将到, 就没有人能作工了(约 9:4)。这里的“白日”和“黑夜”,要作《创世记》1:5关于昼和夜的第一层含义解。

让我们继续。现在我们看见了,神用重新命名的方式,启示我们的第一个概念是“昼”和“夜”,即“有光的状态”和“没有光的状态”。这件事重要吗?哦, 重要。《创世记》可不是随便写的。那么,为什么重要呢?我认为,答案就在创 1:5 经文的后一句里:有晚上,有早晨,这是第一日。或者说,紧随着“昼”和“夜” 的概念的建立,另一个重要的概念:“第一日”也诞生了。

“第一日”是一个什么概念?这是一个关于时间的度量单位。一日有多长? 是不是也一定是按我们现在用地球自转确定的时间长度来衡量?我以为不一定, 这是一个开放性(Open)的问题。因为《创世记》对此没有作明确的说明。这节经文的信息仅仅是,神用昼(光)夜(暗)交替,作为时间长度的度量,并记作“一日”的单位。严格说,创 1:5 经文的信息仅此而已。在我看来,这节经文的重要性, 不在于“一日”到底有多长,因为对此神并没有明确说明,而在于,在这节经文里, 神第一次向我们启示了时间的概念。真正叫我惊奇的是,神居然把“光与暗”的概念, 与“时间”概念挂起钩来。真是神来之笔!

是的,《创世记》的第一个字“起初”,已经提示我们,“时间”对于我们认识神的创造的重要性。但在那里,“起初”没头没脑地从“虚空”里冒出来。我们感觉一头雾水,对它毫无所知。我们会忍不住地问,“起初”存在吗?“起初” 以前是什么呢?我们被告知,“起初”是时间的开头。那么,“时间”是什么呢? 虽然我们通过生命直观都感知到,我们活在时间之中,这个世界里的“万有”都存在于“时间”之中,但“时间”自己作为一个“非实体”,却对我们隐而不露, 没有形状,没有质量,没有强度,深藏在“万有”的背后。在我看来,在人类心智里的所有概念中,“时间”显得最神秘、最“虚无”,却恰恰又是人类领悟“存在”的一把重要钥匙。也正因此,20 世纪的大哲学家海德格尔用《存在与时间》作为自己哲学著作的大名。

写到这里,我忍不住好奇:如此重要却虚幻缥缈的概念,神会用什么样的高言大语向我们启示呢?这就是《创世记》1:5 经文的真谛所在。请容许我再一次发出惊叹:看哪!神居然简简单单地通过光暗交替,让藏而不露的“时间”,向我们通达显露出来了!看啊!昼夜交替,四季轮回,这就是“时间”了!从此以后, 这个神秘的“非实在”,就可以被人类的意识所感悟、所观察、所度量、所言说、所赞叹。从此以后,从人类意识和情感的最深处,“时间”如泉水般地涓涓流出, 开始向人类叙述上帝创世和自身存在的奥秘了。

在结束本节以前,我还有一个有趣的补充。回顾人类科学追求的旅程,由于忽略了《创世记》这段经文里关于“时间”与“光暗”之间密不可分的启示,长期以来人类把“时间”理解成某种一维的、均匀流动的度量,也就是牛顿的机械论的时间模型。一直到 20 世纪初,犹太人爱因斯坦才突发灵感,把对“时间”的定义和度量,再次与光(严格地说,是光速不变的观察)紧紧地连在一起。以此为突破口,这位天才人物建立了相对论的时空观。在这个全新的框架下,“时间” 不再是原先所理解的刚性的、机械不变的,而是有弹性、可伸缩的(狭义相对论)。提醒:认识到这一点,对读者后面正确理解“上帝七日创世”的用语,意义重大。更不可思议的是,当爱因斯坦把引力场概念也绑进来的时候,发现“时间”与“空间”之间也紧密不可分(广义相对论)。而“空间”这个概念,正是神在下一节经文里要启示给我们的另一个重大概念。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作者

bei.huang2015@icloud.com

相关文章

专题讨论四: “隐私”默想之五

(二十七)两个瓜:原来如此! 请读者思考一个...

读出全部

专题讨论四: “隐私”默想之四

在私下的微信交流中,有读者向我既幽默又严肃地...

读出全部

专题讨论四: “隐私”默想之三

在前两篇里,我与读者一起细致地分析了挪亚醉酒...

读出全部

专题讨论四: “隐私”默想之二

(六)一句话定义 在前一篇里,我引用了百度百...

读出全部

专题讨论四: “隐私”默想之一

(一)小题大作? 亲爱的读者,对“挪亚醉酒”...

读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