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白

一些现状:理论VS生命

我们查考《圣经》确实会有一些所谓的框架性的、理论性的、教义性的、知识性的东西在里面,这是非常宝贵的。我们的思维不可能没有这个“载体”。所以,我们会进入这些框架性的、理论性的东西去思考。但假如,这些框架性的、理论性的东西没有“灵魂”?假如,这些东西不能“改变你的生命”?(“改变你的生命”这句话是指:那个原本是死的、跟救恩、跟永生无份的生命,变成一个“跟神有关系”的、而且是救恩临到你的、福份临到你的生命的这种改变。)假如,你的教义、理论、知识没有“神的灵”在里面,没有“改变你的生命”,那么你什么也没有得着。但是,完全没有这些框架性的、理论性的东西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灵”是有一个“载体”的。

我们需要吸收理论性的、框架性的东西,因为这个东西帮助我们传讲圣经,帮助我们理解、思维、记忆。但是,这里有个陷阱:当这个东西越来越“从无到有”的时候,你会越来越宝贝它,你会以为这个载体就是“得着生命”本身了!这里非常需要我们明辨:我们真正要的不是那个“死的载体”,而是那个“活的本体”。

在我们“1155团契”里面就能够感受到:我们很容易偏离到这种所谓的教条或理论里面去。然而,我们原来是没这些知识的。刚开始时,我们是被这些真理的知识、正确的教义和纯正的教导所吸引。被吸引,是因为我们感觉到这些教义的背后有“灵”。这个“灵”还真的给我们指明方向,真的照出我们在黑暗当中的那些纠结、痛苦、虚妄,于是我们很兴奋地放下其他事情到这儿来听。这是起初大家来查考《圣经》的一些阶段,是这样吗?然而,到目前为止,听了四年了!你会觉得该有的逻辑线全理出来了,而且我们的理解确实比一般教会的传讲要深多了,我们跨过了好几个阶段,是不是?因此,我们也很高兴,然后,我们就不知道该干嘛了?我再讲也讲不出新东西,你再听也听不出新东西了。

一些现状:真理是如何被浪费掉的?

有一次,一位姐妹问我一个经文上的问题,我就给她解答。这个解答很容易,只需要跨过一点点世俗的理解就可以。当我给她正确解答时,她瞬间的反应是:OK,我认可。”感谢主!她“认可”。因为,世上还有很多人“不认可”,他们会觉得这个回答要么很荒谬,要么不着边际,要么毫无意义,要么是宗教。而这位姐妹的反应是“认可”的。但我当时有个吃惊,突然意识到——我在“1155团契”的讲道,很多时候,就是这样被浪费掉的!因为,你有了《圣经》的基础,我讲出的东西,你如果“不认可”,那可能是我讲得有问题;但是,假如我讲得越对,你“认可”得也会越快,你“认可”得越快,我就越白讲。因为,假如你“不认可”,你还会跟我争吵、思辨、讨论一下,你的思维是活跃和灵动的,对真理的反应还有些波动;可是,当你“认可”时,你就把真理拿来、放边上去了,一点波澜都没有。因为,你“认可”了。你最多的认罪悔改是:我怎么又忘掉了;怎么又不用心了;怎么又没好好思考、默想神的话语;怎么又没好好复习笔记等等。

我感到最震惊的是:当这个正确答案,被你“认可”的时候,你就把它放到边上、放到记忆库里去了,或者是放到一个库里面,希望用它来“指导一下自己的生活”(因为神里面有智慧)。所以,学习真理基本是被你拿来所用”的,就是一个这样的模式。

我不得不思考,原来我这样讲,到最后,都被他们“认可”后,放边上去了。如果来了一个“不认可”的慕道友,开始挑战或质疑我的讲道内容,“1155团契”的弟兄姐妹就会马上冲出来,个个都可以教导他。而且,那么自义!那么教条!假如这个情况不被纠正,“1155团契”将会变成这样。还有种情况是:别人讲的东西都不要听,就要听吴博士的,因为他一直钻研,一直讲出新东西来,让你觉得很受启发(你也许会觉得:这个东西我以前没有想到过;或者是这东西我原来想得粗、现在可以想得细一点)。当你带着这样的心态来听,那么一旦“认可”,又被你放边上去了。于是,在你的“认可库”里又多了一样新东西!又多了一个骄傲的资本!又多了一个记忆的负担!就是没有变成自己的东西。

第一条线索:真理是用来做什么的?

感谢主!连这个“认可”都是神给你的。但是,请大家思考一下:真理是拿来干嘛的?你“认可”了真理,然后呢? 可能,我讲完了以后,你又要“认可”了——

我们的生命原本是有罪的、污秽的、陷在黑暗当中的生命,真理是要来“光照”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生命“发生改变”,从黑暗里走出来。真理是起这个作用的,对不对?越是根本的真理,功效就越大。但是,真理一旦被你“认可”后,放到边上去,这个“光照的工”不做的话,就被完全浪费掉了!所以,真理不是让你去认可的,真理还需要你认可吗?

“认可真理”只是生命改变的第一步,我们终于觉得那个世人看起来很荒谬的东西,其实一点都不荒谬,而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在这一步的基础上,真理就要开始“作用于你的生命”!

那么,怎么“作用”呢?很多人“不作用”了,就到“认可”了,因为这个后面很难,难以理解,几乎毫无体会。我们带经,要带到这点停住,不能难了就“逃”!这个就是真理对生命的影响,即“新生命的体验”,就是《罗马书》第8章的起始经文以及接下来12~14章继续讲解的主题。如果我们没有新生命的体验,或者体验很少时,我们确实讲不出个所以然。但这时,我们应该安静,不能“逃走”,千万要警惕我们的信徒从这个点上“逃走”,千万要警惕我们自己从这个点上“逃走”!那逃到哪儿去了呢?逃到另外一些东西上去了。

先来看看,这个点是什么?就是我们这次“秋季退修会”上的讲道内容:

  1. 什么是“在基督里”?
  2. 什么是“背十字架”?
  3. 什么是“更新”?

就是这几个点,怎么想也想不出来,越想越空洞,毫无体会,对不对?然后就热衷于逃走,逃在对教义的争辩、对经文的理解上。但假如不能解决这三个问题,还是没用。你理解了,找到个正确的答案有什么用呢?譬如说,你知道了:“天国”不是指“天堂”,也不是“未来那个我们要去的地方”;“天国”是我们在此生里面如何让我们从“与神毫无相关”进入到“神原本预定我们与祂的美好关系”里。也许,有兄弟姐妹心想:嗯,这个理解很好!记住了!有机会到其他团体去,我就把这个真理讲出去;也许,当你讲的时候,讲不清楚,就开始懊恼,唉,我怎么没好好复习笔记呢?是不是最近不太属灵?是不是最近很少读经了?好懊悔哦!你看,逃到这种认罪悔改里去了!这是扫罗式的悔改。

第二条线索:基督徒(我)羡慕什么?

刚才是开场白的一条线索,每条线索都会带到这个点。第二条线索,也来自于我在这次退修会所受到的启发——“1155团契”的人很羡慕“青岛福音教会”弟兄姐妹的属灵表现,哇,那么属灵,祷告那么好啊;对“青岛福音教会”的弟兄姐妹来说,哇,“1155团契”是这样读《圣经》的,这样有批判性思维,这样把自己的生命摆上去读,而不是只流于字面,也羡慕。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我们基督徒到底应该羡慕什么?我提出这个问题,还是想把大家带到这个点上。我们总是很难离开这样的思维:每个问题的提出总得有一个“正确答案”。我们会问,我们应该羡慕什么?那我们应该羡慕什么呢?应该羡慕的“正确答案”是什么?但我一直在强调,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什么意思呢?我是想请大家“查验自己的生命现状”(英文的说法叫做reality check)。我要引导大家省查:你此刻的生命里面真正在羡慕的是什么?让你看到“自己生命中的真实境况”,而不是“你应该做出什么样子”。不是我要来check这个点,而是你自己要看到自己的真实、自己的现状。

这个地方有蛮大的习惯性思维的,因为世界上的很多议题还真的是冲着“答案”而来的,要把你的理解带到那个“正确”的地方上去。而只有《圣经》、只有基督教不是讲“正确”、“不正确”,是讲“真实”。譬如说,你此刻真的是羡慕某样东西,尽管你理解不应该羡慕它,但是你还会羡慕它。不是说,你理解了,就不会羡慕它了,是不是?很多你羡慕的东西,明知道不对,但你还是羡慕。那么,这个不对有什么用呢?所以,基督教讲的是truth(真相、真理),把你生命的truth摆出来,不要掩藏。然而,我们总是希望要正确。这个例子也说明,正确答案是不能改变你的生命的。假如把正确答案给你,能改变你的生命,那么基督不用死了。因为,他只要把救恩的道理讲给你听,一本《罗马书》就把神的计划从起初到末了都讲清楚了,那非要死干嘛呢?所以,把此刻你生命中真正羡慕的东西罗列出来,这是我的问题。

现在,我们还是从这里开始,我们基督徒羡慕什么?我们以前的生命,没有认识耶稣基督以前,我们羡慕的东西,当然是世界上的名利、地位,对不对?你可能还有点羡慕以前“老我生命”里面的东西。今天我们把这些先放边上。每个人都有羡慕。羡慕就是向往,就是你要。《约翰福音》记载:门徒第一次遇见耶稣时,耶稣问:“你要什么?”“你要什么”这个问题可以反映出:世界、人心的真实状态。神的救恩,就是要把这个状态改变。所以问“我们要什么”,让我们从这个真实状态出发,一步步被神带领。我们原初不认识神,只要世界上的东西。今天,我们的“新生命状态”已经在成长。不要把自己又看成:“我又不信了”、“我很糟糕”,然后把自己完全否定掉。这是不应该的。是神把我们带领到今天的这个生命阶段上的。你看,那么好的天气,我们到这里聚会要什么?我们为什么不到外面去要那些世界上的东西,旅游也好、打牌也好、带孩子在公园玩也好、跟朋友聚会也好,为什么到这儿来?我们的生命已经跟很多人不一样了,不要轻视这个。那么,在这一点上我们要什么?我们回顾自己的生命,“我们要什么”是一直在改变的,是一步步一直在改变的,是不是?

我们刚才说的方法是:圣灵带领下的“意向性”提问,这里的“意向性”其实就是“你要什么”。就是说,你的思维不是“被人家带着走”的,是你自己“主动”在思维。你的“主动”就是你要什么。你想在这个话题上展开,你想在这个方向上思考,这就是“意向性”。如果,没有“意向性”,别人说什么就跟什么了。譬如说,我在我们的群里面,把我的“意向性问题”提出来(我的问题本身有“意向性”),假如我一不吭声,我发现,底下就变得七嘴八舌地不知道吵到哪儿去了。原因是发言人自己没有“意向性”。这个人说佛教,他就讲佛教;这个人说这个概念,他就讲这个概念等等。这叫“漫谈”、“闲谈”,是“意向性”不够的表现。

我们团契很满足于“漫谈”。至少我们在漫谈神的话语,比那些世人漫谈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好多了。你甚至可以说,我就要这个漫谈,一帮属灵弟兄姐妹来漫谈神的话语。你说,这个就是我“要”的。这个要比你以前的要好多了,因为你以前要打牌,所以确实是神把你带到了这一步。但这时,假如你“意向性”强一点,你问:我原初的“意向性”是什么?即:原初从世界里走出来,被基督真理吸引,被耶稣吸引,被十字架吸引,被《圣经》吸引,难道是为了凑在一起“漫谈”神的话语?然后,感觉很好,心情愉快地回家吗?有时候,这个需求就是“文化基督徒”所谓的“沙龙需求”:即找一帮人就共同感兴趣话题进行探索。所以,“文化基督徒”是我们生命的一个阶段,不能说没有意义,但只是一个阶段。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

(1)不要将自己否定得“一文不名”,神将我们带到这一步不容易;

(2)我们的“生命有限”,一直这样“漫谈”,又有多少价值和意义呢?

所以,我们有必要把“意向性”再收拢,就是:什么是“在基督里”?什么是“背十字架”?什么是“更新”?所以第二条线,我又把大家带到这个地方。

讨论:此刻,我羡慕什么?

既然我们不打算再“漫谈”了,就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吧。世界上做有意义的事情的人很多,我们也很羡慕这些人。譬如说:比尔.盖茨,他成了世界首富,能够把钱全部捐掉,我们太羡慕他了!天主教教皇有那么崇高的地位,却是那么关心世界上那些不公义的议题,用他的影响力去推动改革、改善制度,影响那些在政治上有地位的人。哇!他的生命很有意义,我们羡慕他!你或许还羡慕这个歌星、那个球星,羡慕很有钱的人……但这些羡慕基本上这都属于“老我”的水平。

现在大家都可以发言,说说你们“羡慕什么东西”?可以是事情、事业,也可以是人,他有什么东西吸引你?你为什么羡慕他?这是今天我们整个对话的起点。大家琢磨一下,你羡慕他什么?请你把最高水平拿出来,代表你此刻“最高水平的羡慕”。比如,你很羡慕一个属灵人物——特蕾莎修女,假如你真有这个羡慕,这可能代表你此刻的最高水平,但必须是真实的,你真有这个羡慕。最好用你的身边人来举例,然后说明下你羡慕他什么?

众人:陈伯(注:一个在中国全职奉献的美国老基督徒)。

吴博士:羡慕陈伯。请你说明下,你羡慕陈伯的什么? 为什么这个话题很重要?你看,现在基督教在全世界的基本情况是:一大批所谓的“福音派”基督教教会是说:你的生命应该“作光”、“作盐”。所以,你要到社会上去影响我们这个污秽的、堕落的社会,尽你所能让这个社会符合神的公义、美善,对不对?另一种更大的浪潮,是“灵恩派”浪潮。这个地方,我接触不多,但我跟其他牧师、信徒交流,感觉到他们的那种狂热的敬拜、那种投入、那种传福音的热心,所表现出来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以至于把那么多人吸引进去,是不是?

这里还需要澄清下。当我说 “灵恩派”是没有任何负面意思的;当我说“福音派”也没有任何负面意思;当我说“文化基督徒”也没有任何负面意思。但是,这些都要“被超越”。整个基督教讲的就是“被超越”。所以,你要接受这个思想:不是“否定”,是“超越”。假如停在这个地方,很可能“有祸了”。举个例子,“法利赛人”也许是人类里面最靠近神的,那怎么是坏的呢?当然是好的,很靠近神,对吧?他们是最靠近神的,是好的,不是坏的。但是,假如他们后面不能“超越”,就“有祸了”。所以,这里先把我用词的含义说清楚,我的批判不是指他“坏”,是指:这个“好”假如阻挡我们超越到“更好”的话,那么这个“好”很可能就把我们带进“祸害”。听懂了吗?

众人:听懂了!

吴博士:我们的整个思维逻辑就基于此。圣灵把我们带到这儿,我们开始漫谈神的话语,已经比其他人漫谈或打牌好很多了。但是,假如我们只漫谈神的话语而不能走进基督的真理,不能走进耶稣,不能走进十字架的恩典,仅仅漫谈就有祸了!所以,我的问题是:除了世界上的东西,我们心中还有羡慕,你羡慕的到底是什么?请注意,当我讲这个话的时候,我也没有说这些羡慕的东西是不好的。譬如说,你与家人团聚,家里一桌人都不信主,你在那里无法讲神的话语,但是这团聚的亲情怎么可能是坏的呢?当然是好的,对不对?但假如,你这辈子的生命就想荒废在这些不信的人里面,那么耶稣的话就来了,不要自己活了又死了,这样就变死人了。我们要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即便世界上很多东西诱惑我们、让我们羡慕,但也不是说这些东西是坏的。

好,这层意思我讲清楚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真正去问你自己,你羡慕什么?你可以大胆地说出,你心中真实的羡慕。比如说,你羡慕朋友里为人好的那些人,虽然他们不认识主,但是你羡慕他们为人好的那一面;你也可以羡慕一个人看起来很多缺点,但是他很爱主,看起来傻乎乎的,说出话来都是宗教语言,但是他表现出爱主的心是真的。这里还请注意下:我们不是去“论断”别人到底是不是真的,但是你确实羡慕他表现出来的“好东西”。你要问自己,你真羡慕吗?也许,有时你觉得自己不应该羡慕他,你知道他生命有问题,但是内心还是很羡慕他表现出来的那个“好东西”,你希望自己也能有这些“好东西”。譬如,有人把《圣经》讲得一塌糊涂,但他能把《圣经》全背出来,而且都是原句,我就是羡慕他能把《圣经》全背出来。因为我背不出来,我也想背出来,而且这个羡慕,是我真实的羡慕。懂了吗?那么,你羡慕什么?

众人:羡慕别人“被改变的生命”。

吴博士:这太抽象了!请说得具体点。

众人:羡慕别人“敏锐的思维”、“谦卑”、“温柔”、“爱心”……

吴博士:嗯,也就是羡慕符合“圣灵九果的品格”。

众人:羡慕对很多事物能“放得下”的人。

吴博士:嗯,还羡慕“放得下”。那么,我们是不是为自己有这样的“羡慕之心”感到欣慰?

众人:(笑)

吴博士:总比你去羡慕某些歌星好吧?还有做不到没关系,我们只谈羡慕,羡慕不一定要做到。至少你羡慕的对象不仅仅是那些歌星、球星等等“老我”层面的东西。我们罗列、不罗列自己羡慕的东西,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让我们的眼睛看见“我们羡慕什么”,让我们的心明白“我们羡慕什么”。这个对我们生命下一步的走向非常重要!

众人:昨晚,我认真省察了下“自己在羡慕什么”,也在神面前祷告。最后,让我很挺难过的。当我安静下来、省察一下,我看见自己的信仰挺恐怖的。我发现,自己羡慕了半天,我里面除了不羡慕神的话,基督徒外面的行为我都羡慕。那些外面虚浮的东西完全抓住了我的眼睛,我觉得自己的生命本质上就是这样的……

吴博士:你刚才是说羡慕那些美善的、好的、外面能活出来的东西,但就是对神的话语没有渴慕,是这个意思吗?

众人:是的。

吴博士:你对神的话语没有渴慕。假如,现在有一个人对神的话语很渴慕,能把《圣经》全部背出来呢?我发现,现在还有些群,正在发起背《圣经》运动……

众人:我觉得吧,我读神的话语也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活出这样的品质,为了能让自己出来这样的东西。

吴博士:不用评价你羡慕的对错,讲自己真实的生命状况就可以了。羡慕背《圣经》一定是好的。所以,我们没有否定背《圣经》不好。但是,我们还需要去更进一步省察,我想要背《圣经》背后更深的动机是什么?我想要什么?

众人:我羡慕吴少海博士,这是真的。我自己读《圣经》很肤浅,读《圣经》也没有思考,而是生硬地接受。后来跟着吴博士查《圣经》,我觉得吴博士对《圣经》的思考是那么认真和深刻,能抓住核心问题,而且是抓住不放,不断进深。这是我很羡慕的。

众人:我也来举个例子。我羡慕以前教会里的一个牧者。他原来是一家跨国公司的CEO,但是他能够完全放下一切,带着家人回到美国全职侍奉牧养教会。我羡慕他什么呢?首先,我羡慕他能够放得下世人羡慕的工作来侍奉神,这是我一直想做而没有勇气做的;另外,我还羡慕他生命的变化和更新。

吴博士:你羡慕他能够放下世界,能够服侍神、传福音,或者是靠近神、敬拜神,能活出这样的生命状态,是不是?还羡慕那种勇敢、那种决断、那种能力,对不对?这也是很真实的羡慕。

众人:我连那个“信”都很羡慕。我也很羡慕陈伯,羡慕他对于信仰的笃定。陈伯很有“新生命”的那种感觉,他的生命所流露出来的是:他在这个世界生活得很喜乐,但假设现在就要死了,他也是那么肯定自己一定会进天堂的。我就是很羡慕这种状态。我对耶稣也蛮羡慕的,因为,你看《圣经》中耶稣就是那个“最信”的人!

众人:我对“信”也很羡慕!我认识个姐妹才25岁,就得了癌症。但是,她拒绝医生的医治建议。她认为,既然自己信神,神就一定会来医治她,而且能保全她的一切。所以,她拒绝治疗。她说:“我要向神祷告,神要我检查的时候,我就去检查。”后来,神果真医治了她,她检查时癌症没有了。我羡慕她的这种“信”,这点我做不到。

吴博士:这个例子很好。你羡慕这种“信”。一个人生病,她信祷告的力量强过医生的力量。她真的“信”,结果神真的成全了她的祷告。后来,一检查居然就好了。

众人:我还不是羡慕她祷告得医治的这个“信”,而是,她的单纯的“信”。即使,她的病没有好,我也一样羡慕她。羡慕她能够表现出来这种“信”。其实与上帝是否成就没有关系。

吴博士:好,现在开始,我的每句话都往“好”的地方靠,不挑“坏”的东西,这是我现在的主要思维。也许,你说的东西里面隐藏着“坏”的部分,我们先都不看。因为,这可能都是“论断”。我现在偏向于:即便一个信徒是“假信徒”,但是我羡慕的时候不去“论断”,我假定他的表现是“真信徒”表现出来的,而且假定是神在帮他。我们接下来就在这个基础上讨论,好吗?假如,有一个很好的人,你发现他有优点,就会羡慕,一旦发现有缺点,就不羡慕了,这不对!譬如说,陈伯吧,生命那么好!假如,你真跟他生活在一起;假如,他表现出一些软弱、一些动摇;假如,你发现他信心有时也没那么牢固……于是,你就不羡慕他了。这也错了!为什么呢?因为,你羡慕的是那个“好东西”。你本质上羡慕的不是陈伯,而是那个“好东西”吸引你。

众人:我不同意。假如,我羡慕的“好东西”被现实的“坏行为”破坏掉了;假如,我羡慕你的“好品质”,却看到了你“很不好的行为”,那我肯定就不羡慕你了。

吴博士:你原本羡慕的那个“好东西”,是一直存在的。所以,你不能把原本的那个“好东西”否定掉。假如那个人骗你,但是你羡慕的那个“好”还是在的,你不可能去羡慕“坏”的。而且,这个羡慕是真实的,因为它是你“真实的生命表现”。假如你的生命状态没到这一步,你可能连这个“好东西”都不羡慕,对不对?比如,当你生命成长到某个地步时,你会热心带领查经;假如生命没成长到这一步,你不会羡慕我今天热心带领查经的状态,你也许会认为,吴少海是神经病啊?假如你有一个这样的儿子,愿意放弃世界而把精力投入到看不见的神的事物上,你会竭力把他拉住,不要让他变成基督徒,对吧?也只有当你的“信仰生命”到达一定地步时,你才会羡慕这样的一种“好东西”。

事实上,很多基督徒“信仰生命”出现困难的时候,就很容易被“佛教”、“国学”拉走。为什么?因为那里面有好东西,很美、很善,很吸引人,甚至很有力量,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那么信。不仅是美、善,还有大能。你可以在网络上查到很多佛教徒的见证:读《心经》孩子考试都考好了;背《心经》孩子变聪明了;念《心经》病也治好了等等。佛教出来很多这样的东西,你假如说那些都是假的,但是人家也可以说你也是假的。

再举个例子,赵牧师告诉我说,北京有个“灵恩派”的牧师真的有大能。他举了个例子:有人想卖掉房子,他的心理价位是500万,牧师说,“别急,我替你祷告,让那买家愿意接受600万的要价。”后来,经过祷告,他的房子真的被600万买走了,多了整整100万!

众人:好羡慕啊!

吴博士:这个例子是说明“灵恩派”里面有相当多的神迹。我们“1155团契”有个姐妹也寻求过,曾跑到香港拜访有灵恩的牧师。但这位牧师那次按手以后,并没有使姐妹的病症得到医治,这位姐妹从此不再相信按手医治。如果,她的病得到医治,那么现在想拉这位姐妹也拉不回来了!但是,确实有人在牧师按手以后有感觉,否则谁还会去第二次?所以,连大能都可能是真的。

如果,你是一个“无神论者”、“科学主义者”肯定不相信;但是,你读了《圣经》就有可能相信,因为《圣经》说有“邪灵”、“有赶鬼”。“灵”的东西是在那里的,“灵恩派”里所说的“医治大能”,也确实有很多见证。也许,你会说,他们把神的能力“为自己所用”,他信仰不对,所以我不羡慕他,会不会?

众人:会。

吴博士:那我再举一个例子。有人告诉你说,他利用大能就是为了“传福音”,不是“为自己服务”(用大能传福音《圣经》里面也有实例,而且确实有效),很多人确实因为大能归向主,你干嘛不羡慕他?只不过神没有给你这个能力罢了,如果神赋予你这样的能力,你难道不会很高兴吗?而且,你不能论断他一定是为自己利益服务的。所以,我觉得你羡慕他没错,羡慕他的大能,羡慕他用大能为神传福音没错,千万不要以为这个错了。但是,这些拥有大能的人也可能出来丑闻、贪污什么的,天主教经常出现类似问题,是吧?但是,这个时候,你不能否定掉你前面的羡慕,因为你前面羡慕的是那个“好东西”。你羡慕那个人,是因为他有这个“好东西”,对不对?你羡慕“好东西”有什么错呢?这比你羡慕权力,用权力做坏事要好吧?因为他至少用这个大能做好事、传福音。

思考:我们的羡慕是如何拦阻我们的?

我们在这里绕来绕去,其实就是为了引出一个所谓的答案:假如你羡慕一个“好东西”以至于超过羡慕“耶稣基督”,那么“这个羡慕”就阻拦你了。这道理讲了一百遍了,对不对?这个答案一扔出来,大家都说:我认可!我同意!只是我没想到罢了!没有任何新东西!今天,假如你是来听答案的,你就会发现我的答案一点都不新奇。听后你就开始认罪悔改:我怎么忘掉了?!这里讲的道理我都知道,可是我怎么忘掉了呢?!这种认罪悔改是没有用的。

让我们先把道理讲清楚。假如,我们羡慕任何一个人,因为他的行为举止或者他表现出来的品格,你很羡慕他,以至于你不羡慕他里面的那个“神”,你不羡慕《圣经》已经启示给你的真理——每个人都是罪人,唯独在基督里面,他才能活出一个美善的生命来。你的羡慕已经转移到那个行出来的“结果”,而不是那个“原因”。这个路就走错了!

好,假如我们一开始就说这个道理,可能我一开口,你就知道了,后面的话你就基本关门了。那么,这里最重要的点在哪里呢?重点就是我前面讲到的“意向性”问题。假如,我们知道一切美善都是来自于这个至宝——耶稣基督,那我们的问题是:我怎么进入基督?我怎么理解“在基督里”?我怎么理解“背十字架”?我怎么理解“更新”?

这样我们又回到这个问题上来了。我们的羡慕把我们从这个问题带走,当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想不下去、迈不出步的时候,就开始羡慕那些表面上的好东西。所以,我们羡慕表面上的好东西是有理由的,因为我们进不去,连思考都进不去。当思考进不去的时候,让我想起这句经文: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

众人:是马太福音的7章7节。

吴博士:当我们敲不开门时,我们就不敲了,开始羡慕那些表面上的好东西了。因为,我们觉得自己也有可能做到那些表面上的好东西。我们希望自己一天天变得更谦卑一点,世上的事情少管一点,读圣经、聚会、传福音更热心一点。我们觉得这条路自己可以走,至少可以一点点地走通。但“十字架”那条路,实在是不理解。什么叫“在基督里”啊?一句空话!假如,你真的认为“在基督里”是一句空话,真的这样想,那还有救了;更糟糕的是,其实是一句空话,你觉得自己里面很有东西,这叫“睁眼的瞎子”,耶稣是没办法救你的。因为,你以为你理解了,你就把能量转移了。

我认为有两条路转移,哪两条路呢?我发现,我们所追求的最美善的东西,最后可以归纳为两条:

(1)爱神;

(2)爱人如己。

真正属灵的人展现出来生命就是“爱神”和“爱人如己”的生命。所以,当我们不能进去耶稣基督时,就开始往这两条路上走,一个是往“爱人”,一个是往“爱神”。或者是分配一点,既“爱神”又“爱人”;或者是“爱神”多一点、“爱人”少一点,因为有些人“爱人”很困难,“爱人”爱不起来,传福音也没人听,那就索性“爱神”去吧。但保罗说:“看得见的人你都爱不起来,那看不见的神你能爱得起来吗?”被打回来,于是又去“爱人”。比如说,天主教的教皇传的就是“爱人”,这个也要爱啊,那个也要爱啊,同性恋也要爱啊,都是人啊!于是,他就把神忘掉了。

偏向于“好行为”的,一般指在社会层面上的好行为,在邻居层面的好行为,在单位层面的好行为,在家庭层面的好行为,都是在走“爱人”这条道路;偏向于“爱神”的,热心查《圣经》,热心教会事务,甚至热心传福音(他们也许还会想,反正得救、不得救是神的事,反正传福音是我的责任)。这两条路都可以走,唯独就是进不了耶稣基督,就是这条路走不动。

而《圣经》启示我们的是倒过来的——假如你“在耶稣基督里”,你活出的生命就一定是“爱神”和“爱人如己”。而假如,我们进不去“耶稣基督里”又很想进入,就会偏到这两条路上。

众人:但是,不进入基督,我们又怎么会“爱神”呢?这也不是假的。

吴博士: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难道我们“爱神”是假的?就好比,我们现场的任何一个人,谁敢说他爱神是假的?你凭什么论断?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说,我爱他,我花了很多时间想他、关心他与我爱神,我花很多时间想神、为神牺牲,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我爱他,他叫我干嘛我就干嘛与我爱神,神要我干嘛我就干嘛,这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吗?你为什么说是假的?你看,穆斯林、伊斯兰教,“爱神”爱到可以做人体炸弹,假的?你会说,他那个神不是“真神”。那你的那个神就是“真神”?你信仰的神就是“真神”?是“真神”,为什么你活不出“爱神”、“爱人”的那个“真生命”?

《圣经》启示我们,“真神”做工一定能把你的生命改变掉,但你为什么没改变?你的那个“神”也可能是假的。这个逻辑是通的,“真神”做工,不是你做工,你改变不了,你的神就是假的。什么叫做“假神”?就是经你改造过的,经你的理性过滤过的,经你的有限认知打磨过的“那个神”,你信的是“那个神”,那祂当然没有能力。你让“真神”进入吗?那一定会出来!

回归焦点:什么是在基督里?

所以,现在问题又聚焦在:什么是“在基督里?”什么是“背十字架?”什么是“更新”?大家不要轻易偏离、逃走,回到这个问题上,这叫意向性,这叫读经。当你读经的意向性不偏离耶稣基督时,《圣经》就开始解决我们聚焦的这些问题。整个救恩的奥秘就是“在基督里”,整本《圣经》的奥秘就是“十字架的荣耀”。

我们今天讨论的这些“羡慕”:读经的能力、熟悉《圣经》、“圣灵九果”的品质、放下世界追求神的带领、对“信”的笃定、任何的“善”与“美”、神的大能等等,这些都很好,而且都能“在基督里”得着。但是,我们就是无法真正理解或是实践“在基督里”。我今天就是要把大家带到这个点上,而且要告诉大家,你在这个点上进不去的原因是:你没有把这些内涵真正理解,以至于动不动就被各种“羡慕”带走。每被“羡慕”带走一次,就浪费一次你的生命!

原来我们以前没有深入进到基督里去,是因为我们经常在羡慕这个地方就偏了。比如,你很羡慕吴少海讲解《圣经》的能力,羡慕他身上的好品格,羡慕他读经的热心,这时你可能偏了。你会找出自己跟吴少海不一样的地方,吴少海刚好喜欢读书,刚好喜欢思辨,然后你就说他读经那么好是有道理的,但神没有这样造我呀!你脑子里会有很多这样乱七八糟的理由出来,对不对?这种羡慕实际上是个人偏好,是很个人化的。有人羡慕读书,也有人羡慕户外的。

神造人是不一样的,你假如追求“表面出来的东西”,而不是“里面是一样的”,就会有问题。你看,“基督”是一样的,“信”是一样的,“圣灵”是一样的,但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你看,同一个基督在里面,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的,因为神造人就是这么丰富。有时候,你会羡慕那些神没给你的东西,比如聪明,为什么我脑子就是笨呢?他为什么如此聪明呢?羡慕却又做不到,最后要么埋怨神,要么心冷掉了、放弃了。这就是在羡慕里走错路了!本来神造人就不一样嘛。所以,最后基督徒出来的生命不是一个模板,印出来一模一样的,而是各有长处,有些人讲道讲得好,有些人唱歌唱得好,有些人跳舞跳得好……都被神所用。但是,如果我们走不进“那个合一”,而是羡慕那些外在的东西,那么最后我们一个都羡慕不了。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完全的,而我们所羡慕的其实是“那个完全”。

《圣经》早就启示我们,完全只在祂里面,“在耶稣基督里”才能得“完全”。我们却非要自己完全,我们不仅羡慕完全,而且希望自己能完全。其实,我们是做不到完全的,羡慕完全就是一条死路。我们在这条路上挣扎,但是毫无效用。你羡慕“完全的器皿”,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完全的器皿”。但假如,这个羡慕不能把你带入耶稣基督,那么这个羡慕就成了网罗。这个羡慕是虚妄的,在客观上阻碍你进入神,浪费你的生命,最后让你心灰意冷。更严重的是,你心灰意冷了,就会不珍惜、不重视自己“已经得着的那个”,你会不重视神“已经给你的宝贝”,却觉得自己很糟糕,因为总是羡慕那个“完全的东西”。这个道理讲清楚后,我们才能真的明白合一,才能欣赏和包容每个人的优点、缺陷,而不去苛责、抱怨、论断。只有这样,真正的相交才会出来。

那么,神给了我们什么?假如,你今天没有认识神,你很可能跟世人一样,将生命浪费在虚妄里。可是,你今天却并不羡慕自己“能到这儿来听道”的这个改变,你觉得这个改变没什么用。这个改变并没有改变你的坏脾气,这个改变也没有让大家羡慕你,你还是那么充满缺点。你也许还会觉得,我怎么做不到像牧师那样呢?有时候,你很想模仿那个被人羡慕的、属灵的基督徒,你很羡慕他在人群里的地位和表现,你企图向他靠拢,是不是?这时你的意向性就错了。你会挣扎在那些其实是“无法改变的东西”里。这也是为什么《圣经》里面那些人物,终其一生,个个都充满缺点,到头来也没有一个“圣人”出来。因为,神根本就没有这个意思。神说,我是完全的,你怎么可能完全呢?神和教会合在一起是完全的,元首、肢体在一起,这是完全的。

我们现在讨论的羡慕已经比一、两年前的境界要高多了。那时候我们讲羡慕时说:“你不要羡慕世界上的东西,那是虚空的,你要羡慕属灵的东西”。今天,我们讲羡慕就讲属灵的东西,就讲人的完全,耶稣基督的完全,神赐给你的完全。基督徒的认识在这方要很深刻、很深刻。保罗说:“我身上带一根刺,带着遗憾,带着盼望去见我的主。因为我不是为自己夸口,乃是为主夸口,夸他的完全。”这点在《圣经》里全讲清楚了,是不是?保罗没有一次敢自夸。而你看,世人非要把释迦牟尼塑造成“神”,但是释迦牟尼自己从来没有说自己是“神”。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基督徒也一样,自己不能成为“圣人”,就羡慕一个“圣人”,唯独不要“耶稣基督”。

假如我们自己有这个意向性,无论你是“福音派”、“灵恩派”,其实都不会把我们带偏。“福音派”是台阶,“灵恩派”也是台阶,都能走进“耶稣基督”。把我们带偏的是我们自己走不进耶稣基督,然后走偏,要么偏到行为里,要么偏到所谓宗教里,要么偏到所谓灵的神秘体验和感觉里。然后,当你发现你所羡慕的对象,其实没有你想象地那么好、那么完美时,你就开始论断。论断这个不属灵、那个不属灵,最后发现自己也不属灵,就彻底糊涂了、放弃了,好像整个《圣经》是一个虚空的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然后就落到“相对主义”的进步,自我安慰说至少我在进步。

今天我把大家带到那个点上,其实还是回到我们在退修会上想展开的三个点:

(1)什么是“在基督里”?

(2)什么是“背十字架”?

(3)什么是“更新”?

假如,你还是带着一个拿“结果”的心态来听这三个问题,那“答案”很可能被你“认可”以后就放边上去了。我对《圣经》有很多体会,可以告诉你蛮多“答案”,告诉你以后,你就很快就会“认可”,但是“认可”还是没有用!

“在基督里”系列是我们后面的一个“意向”:怎么把信徒在已有光照的基础上带进“耶稣基督里”,带进“十字架”,而不被那些好东西带偏离。好东西是我们进入耶稣基督的路径,但不能停止,不能偏离。我们对“灵恩派”、“福音派”也都不要论断,他们都是很宝贝的,因为都是走进耶稣基督的阶梯。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作者

bei.huang2015@iclo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