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思考题

1. 第五章里有哪些比喻?用什么比喻什么?

2. 第五章讨论哪件事情?这件事情的性质是什么?

3. 你认为这件事的严重性,是绝对性?还是相对性?保罗怎么看?

4. 由事及人,保罗是怎样评论事件中相关的人?评论了哪些人?保罗评论的重点是哪些人?

5. 你怎样评论事件中的第一当事人?你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信徒吗?你会把他的肉体交给撒旦去败坏吗?你觉得耶稣值得为他死吗?你觉得教会是为了他存在的吗?

关于读经方法的引导

读经的第一层面反应很可能是亚当的反应。这种亚当生命层面的反应可以是在世界的层面,也可以是在宗教的层面(就是宗教的正确结论)。读经的第二层面才开始身临其境,以人的方式向圣经提问。你会发现圣经里有很多读不懂、不理解、奇怪、不顺畅、意思断裂、莫名其妙的地方,这要到读经的第二层面才能抓住,在第一层面你是抓不住的。因为在第一层面你什么都懂,每个字都认识,都认可,这是第一反应,第二个反应才真的开始有问题了。

为了帮助大家回答我的思考题,我把评分标准也告诉大家。评分满分(五分)的标准是什么?在我的问题启示下,你提出更多、更深的问题,还必须把你为什么有这个问题解释清楚。我的满分标准就是你不要想答案,不要猜答案,这个满分标准是有启示性的。我们一般一看见问题就想找答案,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我要废掉你这个企图心,让你欣赏这个问题。每个问题都会启示你提出更多问题,你要知道并且一定要讲清楚,为什么你有这个问题。例如第五章“自高自大”出现时,你说这个词你不懂,就是瞎说了;你可能觉得”自高自大”在这里出现有点怪,怎么能这样用呢?你要把怪在哪里讲清楚,这叫问题。你不能说,我觉得这个自高自大我不懂。你生活中都知道自高自大什么意思,在这里像白痴一样,突然不明白自高自大什么意思了,这就很差。你可以说自高自大我平时是知道的,但在这里我觉得有点奇怪。为什么奇怪呢?讲个理由,这全都是问题,到这点为止并没有讲答案,这叫满分。

三分标准是什么?“只说出自己在经文里有问题,但不能就为什么有这些问题作细致的表达”。比如说“自高自大”,我是知道的,但是在这里有点怪,到此为止,三分。因为他说不出这里为什么怪,为什么三分?因为他还没有猜答案,他终于还是把猜答案的企图心给遏制住了。我们很多的努力都是在猜答案。

零分呢?“认为自己都懂了,有问题的地方都可以给出解释,即便他的答案都是正确的”。零分就是宗教徒,一上来都懂,而且答案都是正确的,教会那些正确的标准答案,正确的教义,零分!比这更糟糕的是认为自己懂了,给出的都是错误的答案,负分。有启示吗?假如你真的从一个活人的体验问对问题,比如说自高自大,我是知道的,可是在这地方有点怪呀,保罗为什么说不把他赶出去是自高自大呢?把他赶出去显得自己很厉害,倒是挺自高自大的,不赶出去倒是有可能觉得自己跟他一样也是罪人,显得很谦卑呢。人家是犯这个错,我们犯另外的错,这哪里显得自高自大?这里保罗用自高自大在这个语境下确实有点怪,是不是?假如你觉得你用自己理解的自高自大给他圆过去了,我理解了,那你的这个理解不是保罗在这个地方要表达的意思。你以为你理解了,无论你猜出来什么,在你的逻辑里猜出来了,如果是错的离谱的话,是负分。不离谱就是零分。保罗这里是很严密的,你没抓住, 他用“自高自大”这个词,其实跟他前面一章二章的flow是一致的。

当你提出问题又紧抓不放的时候,你就会进入默想阶段,默想是五分的开始。如果问对问题、越问越多、越问越严密的话,你就开始被问题抓住了,当你抓住这个问题不放,后脑一直默想的时候,圣灵就会启示你,真正的答案就临到你,这是五分加, 即5+。有些问题可能借着你的属灵思考会在一个月以后出来,有时偶然借着一句话出来,有时借着一本书出来,这个出来确实是天上的亮光。因为你原来的问题是严密的地上的逻辑,理性的问题,打开这个问题,透出亮光来,这就是启示,启示也是来自圣经的亮光,这要加分。当你不具备这个状态的时候,启示是临不到你的,临到你了,你也当成正确结论了。

知道我为什么这样给分?因为这样的状态你是必须具备的,只记得正确答案就是考试心态,答对了,也融不进你生命的。有点体验了吗?所以享受问题,越问越多,又不是乱问,紧扣经文,在严密的理性逻辑下,把你自己的体验都放进去。一旦一个亮光进来,开始撬动你的整个体系,撬动你原先的概念、词汇,甚至原先你对自己体验的理解都全部撬动!而且一个点发生,会撬动一片,最后发现都是一样的,这样到最后也是很简单的。这次读创世记,发现整本圣经跟创世记是一样,可以比喻为一滴水反照出整个宇宙,圣经是具备这个功能的。

  • 作为预备的十八个概念

回到哥林多前书第五章,很多人反应根本就读不懂,比一到四章都难。保罗在一至四章说十字架的道理,这在人看是愚拙的,一个木匠的儿子居然就这样死了,居然还说他是神,以色列民族盼望几千年的救主居然是这样的,非常难以接受。我们这些宗教徒觉得懂了(当然我们都是从宗教徒开始),我们觉得一至四章不难懂,到第五章彻底懵了。

这就奠定了哥林多前书在保罗书信当中的地位,他要处理人在相对世界中,人与事怎么跟天国救恩挂钩?哪里是绝对性的界限,哪里是相对性的界限?第五章开始都会有不同的事情,一些最基本的事情,他的原则也制定好了,抓住了这些原则后面只是一些补充。第六章讲身体,沿着第五章的审判讲的,弟兄姊妹之间有问题,怎么是由世上的人审判呢?我会把第五章最难的部分留到第六章一起讲,这次就讲第五章比较浅层的思路。

我发现按照经文讲很快就可讲完,你们一边听一边点头,那还是没用的。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预备了十八个概念。为什么这样呢?其实我个人在预备的时候只有三到五个概念,保罗用全新眼光看待这五个概念。一,审判;二,肉体;三,人与事;四,绝对性与相对性;五,律法。人与事和绝对性与相对性,偏向反思和哲学,下次再重点讲,今天则解决“审判”、“肉体”和“律法”三个概念。但我发现你们对思考题的回答不行,因为我觉得不是问题的地方,你们有问题,所以特地出十八个概念。今天过一遍十八个概念,过完了,基本上就会读了。

1. 自高自大 为什么忽然批评“自高自大”?一上来就说读不懂,怎么会变白痴了呢?这是一种普遍的自欺,请大家警惕这种自欺。你不懂的是保罗在这个语境下为什么用这个词?你要用身临其境法进入保罗当时的情感,他当时想讲什么。保罗在第二章里面讲到我到你们这里又软弱、又惧怕、又战兢,保罗说自己很软弱意思就是,在救恩途中我们随时都可能又失落了,稍不小心就会被撒旦魔鬼带走了。这是惧怕、是战兢。假如没有这个心态,你认为自己很强大,认为自己是不会跌倒的,认为你已经得救了,已经得胜了,这种心态就是自高自大。在这个大语境下,保罗后面说的这件事情这么严重其实是指这个事实。在救恩的途中我们要坚持到最后,对不对?这是新约启示的。你们随时都会被魔鬼掳走,随时因小小的罪使面团一点点发起来,这是大背景,在这个意义上理解保罗所说的自高自大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在这个心态下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为?这样自高自大放进去就理解了。其实与我们自然理解的自高自大也不是完全脱节的,只是更深一层。

今天用的是“概念光照法”。这些概念在你的第一性里面出来的含义很可能不是圣经这里的含义,有一点点不一样,但是这一点点不一样就会把你带偏了。你怎么找到这个概念在这里的真正含义呢?一回到原文整体的思路里面找;二就是新约圣经启示,这个启示的亮光不能放掉。这个例子里,启示都不需要,只要把它放进前后文的语境就读出来了,这个概念就纯正起来了。这样整个句子读意思也出来了。不然的话,你概念歪掉,句子歪掉,整段不知道歪到哪儿去了。

2. 心与你们同在 这个话我们平常也说的。比如我人在上海,我会想我的女儿,她在波士顿。虽然我们不在一起,但我的心挂念你,这是世界上常用的,可以理解。保罗说我不在你们那里,但是我心挂念你们,这也没错。保罗的意思一定是比这个深的。看看英文,in spirit,我跟你同在是在灵里。”在灵里”这个词,无神论是不太用的。”心”这个词好像就是情感上的挂念,这里的”灵”一定是超越这个意思,因为这里是教会嘛,应该是一灵、一父、一主、一信的那个意思,是圣灵,是上帝的灵,是耶稣的灵,在这个里面我与你同在。你只要进入这种同在感,我们才知道“心与你们同在”这句话你要把它从无神论的情感牵挂拔高到基督教启示的那个灵,看不见摸不着的connection(连接),这也是很简单的,只是我们读经的时候不反应(中文的翻译是心与你同在,在英文里是灵,如果你有英文基础,核对一下是最好的。)。

3. 判断、审判 英文是judgement,今天的重点词,第一层跳出来的意思就是审判、定罪。奇怪,不是基督徒在新生命里不被审判了吗?《约翰福音》怎么说的?”信我的不被定罪,不信的罪已经定了”。如果把这里理解成审判就糊涂了,这个联想是对的,必须要有新约圣经启示亮光来照。如果审判出来一个定罪的概念,那就是违反了这个亮光。当圣经启示光照这个概念以后,发现(这里的judgement)不是定罪,那是什么概念呢?你开始默想,开始一点点的出来。不要马上跳到他这里怎么又定罪了呢?(好像这里一定是定罪的意思),就会出来保罗你为什么审判人呢?掉到这里还会出来好吧,你是保罗,你有权柄。那吴少海有权柄吗?严老师有权柄吗?哦,你没有权柄,因为保罗是使徒,进这些里去了,其实原本就不是这个意思!原来审判定罪是指人下地狱,只有耶稣有这个权柄。耶稣这样说的时候,表明这权柄是神给他的,也不是他自己乱来的。所以这里不能把它当成定罪来理解。这里审判是有张力的,是一个重大概念。

4. 聚会 第一性反应是一群人聚在一起宣告自己是基督徒,这是表面的看见。保罗显然不是这样表面的意思,而是真的在灵里的一批人的聚集,真的有在灵里相通,在灵里相交,而不是表面上肉体的聚集,口头上的号称却没有灵里的感觉。你这样理解才是保罗真正的意思。这里就是第一性反应和第二性反应。

5. 奉主耶稣的名 基督徒在一起聚集祷告,唱赞美诗,阿门,这就是奉主耶稣的名。但这可以是假的。稍微默想一下,就可以往深走。那什么是奉主耶稣的名?以前我们知道这个词,也会讲这个词,会在聚会里面用这个词,但都可能是空洞的词,你是不知道里面内涵的,除非你真正的具备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在灵里相交聚会的体验,你才知道他在说什么。从没有体验到有体验到深刻的体验,这是我们的生命过程,圣经也是带领我们走这个过程。一个名词从没有体验到有体验,借着默想、借着我们生活中真正的经验来开启,哦!原来是这个意思。

6. 权能 每个人都可以真实地问自己,当你读到权能这个概念的时候,你跳出来的反应是什么就是你的第一性反应。我不能猜你,我只讲我自己的第一反应。我在读到这个全能词的时候,我有两个词:power和authority,即权柄和能力的结合,中文翻译得很好,具备两部分含义。我们读的时候会偏向于能力,偏向于灵恩派,哇!有这么大的能力,这能力一定来自神,从能力反推有神。或者说我这个权柄是从天上来的,所以才会有能力。authorrity确实是讲天上的权柄,这里稍微深化一下,我们有时候会把神迹的能力都归给上帝,认为只有上帝会显神迹,其实撒旦也会显神迹。撒旦也是个灵,是跨越时空的。很多灵恩派显示的神迹,你不能简单的认为它来自于神,可以来自撒旦,这是第一个点。第二个点,更不能忘记的是撒旦是神的差役。撒旦背后的能力也是神赐的,神完全可以废掉它的能力,让它什么都做不了。这两个能力连在一起,才真正能明白,圣经所说的那个权能是什么意思。第一圣经从来没有说,这个世界的能力有两个来源,全部能力都来自神,对不对?第二圣经一直说撒旦是个灵,人的能力是物质的,是局限在可见的时空之内的,而撒旦是超越时空的,它的智慧能力是远超人类的。第三,在神的眼里人的地位和尊贵是超过撒旦的。在神的眼里,撒旦只是一个差役,是为神做工的。这样建立的权能概念就不会偏到灵恩派那个概念里去,也不会偏到文化基督徒那里。文化基督徒对权能的理解会偏到地上的权柄,类似国王老板这样世俗的权力。比如保罗说我有权柄做这件事,他会理解成,哦,他像我老板一样有这个权柄,所以我要听他。其实保罗的意思是,他的背后有神,他没有权柄。在这个意义上,保罗说得很清楚,地上的掌权者也没有权柄,神要废了他就废掉他。这里你感觉地上的君王很有权柄,但神说是我给他佩刀佩剑的。顺服掌权者其实是顺服掌权者背后让他掌权的那位。保罗说我有权柄,就像保罗是老板一样,这样我们就被保罗这个人给拦住了。我这样解释权柄,就把原来的偏差都纠正过来,一个是偏灵恩派,一个是偏地上的权柄。

7. 撒旦 撒旦是个灵,是个差役。撒旦背后是神,神是宇宙的主,天上地下,灵界非灵界,神都是主。这里“交给撒旦败坏他的肉体”,你不要理解成撒旦很厉害,我们会很害怕,交给撒旦,它不是把我搞死掉了吗?神不许可,它搞不死你。圣经说,你不要怕伤身体的,倒要怕那伤灵魂的,就是这个意思。

8. 肉体 我们第一反应是什么?身体,这个是错的,而且错的离谱。这是创世记都没读,身体(body)和肉体(flesh)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创世记第六章,神说“你们既属乎血气,我的灵就不永远住在你们里面”就用的肉体(flesh)。从来没说你们既属乎身体。中文的肉体用无神论听起来就是身体,所以英文(flesh)可以帮助你。肉体这个概念讲得最清晰的是罗马书第八章:体贴肉体就是死;体贴圣灵的,就是永生。肉体和身体几乎完全是两个概念,哥林多前书六章会讲到身体(body)。这里讲肉体我们想当然的想到身体,然后就出来很多恐怖的想法,认为保罗把这个人交给撒旦是败坏他的身体。

9. 败坏 英文是destruction,摧毁。摧毁身体,恐怖吧? 假如flash不是身体的意思,败坏肉体,就是败坏你的血气。血气的意思就是你的意向性与神启示的东西完全挂不上,完全相反,神的话完全不要听,这个完全活在黑暗当中的生命,这个生命最主要的还不是指身体,更多是指精神性、心理性的。情绪、心思,意念,完全没有神,或者是假神,这包括无神论和宗教徒。宗教徒自认为有神,但不是圣经启示的那个神,自己的神,假神,空洞的神,名词的神,这就叫属乎血气。又真又活的神的生命、能力和亮光进不到这样的生命里去,就是属乎血气。这个属乎血气的生命在谁的手上?每天是不是已经在败坏?假如你与神切割了,你做任何事情,这个事情都可以败坏你。成功可以败坏你,美丽可以败坏你,失败可以败坏你,大量的是成功在败坏你,败坏不是你想的把身体弄的很惨。经过这样清洗,句子就顺了,这个概念就清楚了。

10. 灵魂 必须承认我们是从无神论到宗教徒,到成为真正的基督徒。无神论和宗教徒对灵魂的理解很可能都是有问题的,没有感受的。你此刻进入保罗的所做所讲,他所有的激情都是为了灵魂得救这件事,除此以外,没有别的事,同意吗?我们可以想象,保罗与这些听众曾几何时他们之间毫无关系,既不是朋友,也不是亲戚,甚至也不是同胞,在一起没有任何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话题,怎么能现在走在一起?并且还把自己的过去骄傲的东西全部放下否定掉来面对这些人,他只是为了拯救灵魂。这个差事是神交给他的,他担负起这个责任。在这个意义上来谈论灵魂,你才明白保罗在说什么。这样你才可以理解,他在前面说,他是工人,我们是土地,这是我们之间最本质的关系,这时你对灵魂就有感觉了。这个灵魂是与神的救恩有关系的,不是一个空洞的灵魂的概念,而是真切、紧迫、严肃。保罗此刻就在经历这个真切、紧迫、严肃。我们读哥林多前书第五章首先能感受到的就是紧迫性。第五章一开始就说我风闻在你们中间有淫乱的事,好像一到四章保罗硬着头皮把救恩的大轮廓讲出来,然后要赶紧进入第五章,讲现实中的事。保罗讲救恩的奥秘,基督十字架,可以讲的滔滔不绝,因为他用了十多年的时间研究。但是他压抑下来,因为这个话题打开,可以无穷尽的讲。他转过来,我要讨论你们当中发生的事情。哥林多前书第5章以后,都是一件一件具体的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什么可不可以离婚,要不要蒙头?烦都烦死了。但他不得不讲,这是紧迫性。

第二是严肃性。这些看似小事却非常严肃,与保罗所看中的灵魂得救密切相关。所以他说你们自高自大,跟我的反应怎么不一样,你们竟然不哀痛。人都死掉了不哀痛,保罗认为,发生这件事的当事人可能正在死去。死去这个词,在圣经的启示下,都不是完成时,而是正在进行时,正在完成时。我们对“了”要很敏感。这个人正在死,马上死,还没死;得救了,正在得救,还没得救。这就是一维的时间理解要加进灵的理解,这是完成时(式)的二律背反,这是基本的圣经启示。没有这个概念就听不懂了,这个人到底死了没有?这时你就可以理解,保罗所说我战惊,我惧怕。他说你们到了末了,我希望你能做王,我跟你们一起做王,他是指你们已经做王了,但又没有做王,他自己也是一样,他也还是被拯救的,这是得救的思维。灵魂是很沉重的概念,不是我们脑子里轻飘飘的。

11. 得救 刚才讲完了。得救不是完成,而是正在途中。经文说让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这里讲的很清楚,不是指你现在,而是指在主耶稣的日子、他再来的日子,那才是完成时,这一日没到都在途中。所以这里的得救是与主耶稣再来连在一起的,所以圣经的语言是很准确的。

12. 比喻:酵与面团,无酵的面,酵与面,旧酵与新团;逾越节的羔羊,守逾越节 这一串是相关的。酵与面是生活中的比喻,逾越节是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涉及酵与面,犹太人守这个节又比喻今天的状态,一环套一环。从自然的酵与面比喻什么呢?酵比喻罪和恶,面就是指一个群体,罪可以在里面蔓延。新团应该指教会。罪从一个人发生,到影响一个群体。也可以指一个人罪的意念影响到全身。新团在这里比喻过去从来没有过的,现在新出来的一群人,保罗主要指这个。酵在新团里面,使无酵饼变成有酵饼。在逾越节犹太人要吃无酵饼,要非常小心,不让酵进到面团里。本身守逾越节需要非常的谨守,小心,自洁一套东西,都要跟上去,所以这里比喻也很清楚,不让罪进到这个新的教会里,不至于把全团,即教会都给弄没了。

13. 新团 这里有个难题,新团里到底有没有酵在里面?你们要把旧酵除去,可见新团里是有的。可见这个比喻是有张力的。如果这些基督徒都是圣洁的,就不存在除去的概念了,可见酵在里面。这帮基督徒是不是圣徒?我们都知道我们不是圣徒。这个老兄是有明显的罪被抓出来了。保罗说世上人都不会做的,太不像话了。那其他人呢?嫉妒、贪婪、纷争保罗也指出来了。那这帮人在一起到底是不是无酵饼?是新团还是旧团?这个张力在这个比喻里面非常清楚、全在了,张力抓出来了!我们习惯上走绝对,我们是新团,我们是圣徒;我们不要罪,我们把罪赶出去。我们看自己呢?张力就出来了。

14. 逾越节的羔羊;逾越节 守逾越节, 逾越节是犹太人传统的一个节日。在这里,保罗肯定不是让我们守逾越节,而是要类比另一个东西。我们就要考虑,要类比什么?思考什么类比什么?守逾越节比喻什么?

15. 诚实与真正的酵 英文是sincere and truth。前面说,不用邪恶、阴毒的旧酵,不要让恶蔓延,我们要成为新团,要用什么酵?要用诚实真正的酵。为什么这里不用反义词善的酵?为什么不用圣洁?这里要仔细思考。诚实和真相是最好的。我们需要活在诚实里,活在真相里。我们在诚实里能够看见自己还是个罪人,我们里面还有罪;我们假装看不见,就是不诚实;或者你看见了不当回事,与耶稣名下的弟兄就不吻合了。你看到上帝是圣洁的,你自己是不圣洁的,你又不当回事,这就不诚实了。你想成为耶稣的门徒,耶稣也让你成为他的门徒,但是你没有活在真正的门徒的真相里,因为耶稣是圣洁的,上帝是圣洁的,要你看见这个真相。你要看见你这个不圣洁的恶的生命,跟耶稣要救你的那个你很想成为的生命,是有很大张力的。你看见这个真相了吗?看见了,承认了,你也就诚实了。而不是去伪装,去看不见。这个也很有张力。

16.“称为弟兄”  不是口头称为弟兄,而是真正的称为弟兄,这弟兄是在救恩里面,是与“一主一信一灵一洗”绑在一起的。如果把这个忘了的话,只称为弟兄就成为标签了。“教会内”与“教会外”本来就是教会,有教会才有内外区别。我们跳出的概念,很可能是1155的人不是1155的人,基督徒不是基督徒,还是在外表的第一步反应。很可能这个都要超越,你会真正觉得灵里在一起。

我个人体会,当你从圣经里接受很多圣经启示的真理的时候,当你讲这个真理给人听的时候,当那个人虽然跟你素昧平生,但听了你讲的圣经启示时立刻有反应,并且跟你的反应是一致的,你会感觉到你们灵里在一起的,是同一个灵,同一个父,同一个神。当你讲这个感动的时候,另一个人完全不到位,跟你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完全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他怎么认真也听不明白的时候,就知道你跟他灵里不相通。也没有什么奇怪到不能感觉的。这个时候你不在乎他是1155还不是1155的,也不在乎他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培养出这种灵里的感受,而不是单单在外表的标签。啊,你信主吗?你什么时候受洗的?一个不信主的人,听到了保罗称为奇怪、愚拙的真理,他竟会两眼放光而不像世人一样,不像宗教徒一样反应,这就是你的弟兄了。跟他以往信不信、受没受洗没什么关系,跟他行为好坏没什么关系,跟他表面是不是很谦卑没什么关系,跟他是什么职位有没有钱没什么关系,跟他年龄也没关系。

17. 审判  前面提到了。

18. 赶出去 我把这个“赶出去”当作律法的概念。这句话是从《申命记》套用过来的,《申命记》每次讲得很严肃的时候,说到这个人犯了什么罪的时候就说”赶出去”。“赶出去”就是律法,律法明确说赶出去就不能不赶出去。《申命记》里说“赶出去”时就是会众会用石头打死他,当场击毙,这是律法。保罗在这里对律法,包括《申命记》的律法都有全新的看见。在这个经文里全出来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作者

bei.huang2015@icloud.com

相关文章

《哥林多前书》第15章8-10节

第四组见证人:保罗自己。保罗的证词是三节经文...

读出全部

《哥林多前书》第15章5-7节

在进入今天的经文,仔细考察保罗的“见证”以前...

读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