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思考题

1. 第四章里有几个比喻?它们分别比喻什么?2. 保罗说了“管家与忠心”后,讲“不可论断”,你能读出之间的保罗思维的逻辑吗?

3. “从神那里得着称赞”,是律法思维吗?

4. 第四章两次出现“效法”一词,你对此有哪些默想?

5. 从“效法我们不可过于圣经所记的”,到“免得你们自高自大”,是什么内在逻辑?

6. 什么是“圣经所记到”的意思?

7. 保罗问:“使你与人不同的是谁?”你怎么回答?

8. 保罗说:“你们已经饱足了….自己就做王了”,是批评他们自高自大吗?

9. 你认为,保罗的“一台戏”比喻什么?为什么给“世人和天使”看?

10. 保罗说,我说这些,不是叫你们羞愧。你能体会保罗所用的“羞愧”一词的含意吗?? “警戒”一词呢?

11. “父亲与儿女”比喻什么?

12. 在上下文的逻辑里,你如何理解“神的国不在乎言语,乃在乎权能”里的“言语和权能”概念?

13. 什么是刑杖,什么是温柔的心?

什么叫一读经文就死?怎样避免一读经文就死?

比如上次我讲着、讲着,大家就活起来了,另一位弟兄一开口就死掉了,后来我接过来讲又活起来了,回去以后自己打开圣经又死掉了,就是这种经历。一段时间这节经文是活的,过了一段时间,这句经文又死了。所谓死掉,就是只能看见文字表面的意思。这时,如果你知道进入的方法,这些文字就又活起来了。正常的体验是,开始打开经文读的时候你是死人,按照一些正确的读经方法,你一点点活起来。 我以前用过一个比喻,就是看3D图像。看上去是两维的,你盯着看,就是一幅两维图像;但是只要你眼睛聚焦无穷远,意向性集中,一幅完全不同的三维图像会凸显出来,原来那个两维图像反倒不见了!就用这个比喻,非常生动形象!读圣经的时候,乍一读只见文字;但是你读进去,经句里面活生生的内涵就出来了,这个叫灵,也叫真相。

今天我们就学习操练如何进入,避免掉到文字里。正如林后3:6所言:“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精意”或作“圣灵”)。精义的英文是什么?spirit,就是灵(林后3:6)。这个灵就是强烈的感动,surprise(惊奇),一种你完全没有想到的东西,抓住你,以至于你都不想回到日常生活了,这就是被灵感动的感觉。今天的前菜就是讲怎么样不被文字杀死,否则我们一看圣经的原句,就把你杀死了。“字句叫你死”就是指圣经的原句。

第一个方法。我们今天会在经文里练习,身临其境,清零法,进到场景里。什么叫“身临其境”?就是你要进入圣经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他的语境。我们读哥林多前书时,你要进入保罗这个人。你不能读的时候把这个人物丢了,只进入文字。你要始终记住那个人,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他是一个十分丰富的人。当时的保罗大概50岁左右,他活到多少岁?64岁。保罗生命的翻转,出来一个全新的生命是几岁?大概30岁左右。从30多岁,到写哥林多前书,经历了20多年了,这20多年他经历了什么?有13年他是退避琢磨神的话语,再出来传道,写这书的时候已经是第二次传道了,他已经有很多丰富的传道讲道、建立教会的经验了,这是大的环境。保罗跟我们很不一样的地方在哪儿呢?他有一个特殊的经历,与耶稣亲自相遇。我们可能没有他那么戏剧化的经历,这段经历在保罗的生命翻转里面是很重要的。所以他在传福音的时候,常常提到这段经历。 我上次怎么说的?乐清有个人——保罗当时代,耶稣有可能就是个传说。半年以前三个月以前有个人被上钉十字架了,怎样怎样,当时代的人是这样传的。对今天的我们可能是某一天被你的朋友带到教会,或者是查经班,听到耶稣基督。我们可能没有保罗那样戏剧化的经历。他在追杀基督徒的过程当中,被耶稣大光一照眼睛瞎了三天,不吃不喝,然后圣灵对他说话,又把他带回去。 当你读保罗书信的时候,保罗这个人物的特殊背景不能忘,不能脱离。一脱离就会读成我们现在读成的样子,这是第一。 第二当时的语境。我们现在是隔了一个礼拜读一章,但是保罗的书信可能是一气呵成,这种整体性不可以忘记。第四章里面有几个地方,如果你忘记了整体性就很难读。你就会一段一段切割了,你找不到之间的联系。这个link是一个暗示,一个启示。这就是身临其境法,进入当时的人物的内心世界,说话的语境的逻辑流。 

第二个方法(tips)。读圣经你要有问题,什么叫有问题?我们一般喜欢问的问题是why(为什么)?这是最厉害的学生问的问题。读圣经最重要的问题不是why,而是what,说什么?这是什么?what远远胜过why,你只要一问why,就开始进入道理(reasoning),而what是真相。说什么,表达什么?how是很重要,但所有 what 里面都要转换出how,这不是什么技巧,是what里面自然出来的东西,是需要转换出来的。what是个看真相的眼睛;why是个讲道理的眼睛,这非常重要。首先是看到真相,其次才是真相背后的道理,而且这个道理是为真相服务的。道理就是人的道理,人的道理是没有用的,我们经常会把道理抓住,真相放掉。即便你想到why,这个道理本身也有更多的what。what出来很多之后,很多why自然就没有了,只是那个what你没看见。你看见的东西也是一点一点的看见,越来越多,从粗到细到再细。从这个意义上看,是what加到图像来,图像越精细你就越容易走进图像,而不是排斥在图像之外。就像走进房间,这里是窗户这里是门,你是这样看见的,圣经是这样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们看见平常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借着神的启示。

第三个方法(tips)。你要找那些不连续的,奇怪的,不流畅的地方。我们过去说张力法,也不一定要那么大张力,就是有一些不流畅的地方,怎么会这样呢?这种地方你要特别留意,小心,注意那个what。这里可能有一个东西你没看见,你一看见就流起来了。比如说看第三章的时候,你把第二章忘了,看第四章的时候你把第三章忘了,只要你把前面的东西拿过来,就流动了。保罗书信,他的属灵智慧是很高的,如果你用很低的水平读它就流不动。当你用新约圣经启示光照的时候,你就可以流动了。

一般我们的做法正相反,我们遇到不流畅的地方,就会努力把它流畅起来,和谐起来,解释掉。正确的方法是,你在不流畅的地方发现更多的what。因为不流畅就是后面有新的what躲在那里。当你发现新的what,你进入这个what,发现有更多的不流畅,更多的不流畅后面有更多的what等你去发现,就这样一路抓出来。这个所谓的“更多”是什么意思?因为他讲的东西是我们没有什么体验的,他是讲灵、讲神的遭遇,虽然他尽力用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来比喻那个你没经历过的、经历过也忽视掉的、无法用正常语言表达的那个东西。因为那个东西你没有体验,所以你觉得连不起来,当他用what启示你的时候,你就会想你的体验,就是你的人生体验。你要把你过去人生经历当中的体验调出来,然后放进去,哇,发现这就是保罗说的。你有很多经历丢掉的、忘记的,这是保罗要唤醒的。你在生活中的爱、恨,成功、失败,你的快乐、痛苦和你的沮丧,都摆进去。这是我们经常会忘记的东西,你这样读经,你就是个死人,你的经历都给你浪费掉了。这是死人读圣经,其实圣经是活的。所以我们不仅要进入保罗的内心世界,当时的场景,把他的丰富调出来以外,还要把读者的丰富经历调出来,跟他对上、跟他相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作者

bei.huang2015@icloud.com

相关文章

《哥林多前书》第15章8-10节

第四组见证人:保罗自己。保罗的证词是三节经文...

读出全部

《哥林多前书》第15章5-7节

在进入今天的经文,仔细考察保罗的“见证”以前...

读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