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然而直到今日,每逢诵读摩西书的时候,帕子还在他们心上。15 Yes, to this day whenever Moses is read a veil lies over their hearts.

和合本用“然而”开头,但在英译本用yes,不仅没有转折的含义,而且还对经文3:14所陈述的加以重复肯定。但我发现,保罗把前一节经文里的“旧约”一词有意或无意换成了“摩西书”,英文是“Moses is read” 。可见,在犹太人的心目中“摩西”这个人名已经成了“旧约”或“律法书”的代名词了。正如使徒约翰在《约翰福音》1:17说的,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那么,保罗是否暗示,由“摩西”代表的“律法书”是那遮蔽人心智的“帕子”?当然不是。因为保罗说“每逢诵读摩西书的时候,帕子还在他们心上”,可见,“摩西书”不是那“帕子”,另有一“帕子”在他们心上。也正如《罗马书》7:14说的:我们原知道律法是属灵的,我却是属肉体的,是已经卖给罪了。对于属肉体的人,因为有帕子还在心上,才把属灵的摩西书读成属肉体了。

既然经文3:15并不是迁怒“摩西书”是“帕子”,那么,它在说什么呢?我注意到,经文里的三个短句,恰好透露了人类生存的三个基本真相:

然而直到今日(to this day)—— 关于“时间”的真相。我们可以体会到,这里的“今日”一词,不仅指保罗当时所处的“时间”,也是每一个读到保罗文字的人当时所处的“时间”。它像是一个滑动的轮,把所有人的生命轨迹,编织成一个紧密却透风的网。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时间”的本质是在“时间”之外(非时间)。借着跟读保罗的文字,基督徒的每一个“今日”,也不再是囚禁的标志,而是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隐蔽地道的出口。

每逢诵读摩西书的时候(whenever Moses is read)—— 关于“人类生存处境”的真相。无论你生在何时、何地、何国、何族,都逃离不了面对“摩西书”的命定处境。犹太人在“传统文化”遭遇“摩西书”;外邦人在“良心”里与“摩西书”撞脸。《罗马书》2章14 节说得明白,“没有律法的外邦人若顺着本性行律法上的事,他们虽然没有律法,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 可见,“每逢诵读摩西书的时候”,是人类无法逃避的“生存处境”。

帕子还在他们心上( a veil lies over their hearts.)—— 关于“帕子存在”的真相。看来,这无所不在的“帕子”,不是保罗或任何人的主观臆想,却是人的主观精神的栖居地:帕子还在他们心上;他们的心也裹在帕子里。这是“主观存在”与“客观存在”的二律背反。

可是,我更好奇了,这神秘兮兮的“帕子”,它到底指什么呢?我们还是用老办法,紧扣文本的字句,继续跟读经文…..

16 但他们的心几时归向主,帕子就几时除去了。16 But when one turns to the Lord, the veil is removed.

虽然仍然没有给出具体例子或“帕子是什么”的解释,保罗却写下了“帕子…..除去了”的文字。可是,怎么除去的?我发现,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这节经文都非常口语化,文字直白到了似乎什么也没有说。看来我要把问题问得再细一些…..

但他们的心几时归向主——(自问) 这里的“他们”是指谁?指古代以色列人?现代以色列人?还是包括了在地球上曾经存活过的所有地球人?….. 每当我这样问的时候,我总会发现,无论最初的问号从哪里开始,若跟着保罗的思路,我总会在上帝选民身上发现我自己的影子:然后我的眼睛由里向外,由己及人,一圈一圈地扩展,跨过种族、地域、文化、最后把地球人都包括进来。这真是一个奇妙的感觉。(自答)是的。这里的“他们”包括了古今中外所有的人。关于“他们”,保罗说了一段高度概括性的话;“14 但他们心地刚硬,直到今日诵读旧约的时候,这帕子还没有揭去,这帕子在基督里已经废去了。15 然而直到今日,每逢诵读摩西书的时候,帕子还在他们心上。16 但他们的心几时归向主,帕子就几时除去了。”

我惊奇地发现,把这三节经文组成的一段话,读成“人类故事”的浓缩版。其中头尾两句都由转折词“但”(but) 开始,恰好对应了人类命运的两大转折:一个是发生在伊甸园那场夏娃与蛇的对话;另一个是发生在保罗时代的死人复活事件。二者都是圣经记录的真实历史事件,但在保罗的叙事文本里它们更像是两个超越“时空因果律”的属灵符号。前者象征了“撒旦诱惑人偏离了上帝之道”;后者指向了“上帝的爱与救赎之路”。

我更惊奇地发现,在保罗的浓缩版里,还有第三个属灵符号,犹如一个小精灵,忽隐忽现,贯穿始终,充盈前后之间,顽强地来回跳动….. 它就是保罗在浓缩版里重复了四次的这“帕子”。看哪,这帕子还没有揭去….这帕子已经废去了……..帕子还在他们心上…..帕子就几时除去了…..。顺便提一下,在现代改革宗基督徒“创造、堕落、救赎”的宏大叙事里,唯独保罗反复强调的“帕子”不见了。这个认知缺失与目前教会里盛行的五大现象:廉价福音、卡通信仰、律法思维、反智主义,和灵恩派的神秘主义,是否有关联呢?

让我们回到对保罗文本的跟读吧。但他们的心几时归向主 ——(自问)这里的“主”又是指谁,主耶稣基督?还是主耶和华?(自答)我们知道,旧约时代犹太人用“主”(the Lord) 来称谓至高者上帝。因为虽然他们在日常生活里无法辨认,但在特殊情况下,主耶和华会以神迹和异像的方式向他们中的一些人现身。这些事都记录在旧约里。到了新约时代,耶稣的门徒们是一批最早把旧约里对“主耶和华”的称谓“the Lord”用到了耶稣身上的人。基督升天后,基督徒们继续用“主”来指称“教会团契里的主的灵”。由此可见,这里的“主”是指“主的灵”,既是耶稣基督的灵,也是耶和华的灵。等到300多年后,“三位一体”神学观才逐渐在教会里建立起来。

那么,(继续自问)什么是“归向”一词的意思?英文“turns to”是一个口语化的用词。它指我们平常说的“认识…”?还是指“认识”所需要的前提“意向性转向….”?若指“认识”,要认识到什么程度呢?是指“不再疑问,完全相信”的那种认识?还是指“仍然有疑问,但愿意把疑问放下,只要相信就好了”的那种认识?若指“意向性转向….”,是指“时时刻刻转向”,还是“有时候转向,有时候不转向”的那种转向?….

(自答)我体会到,保罗在经文3:16里透出某种“绝对性”,而不像是在“相对性”范畴内的讨论。这种“绝对性”是剥离了“时间”后的那种“非时间”的“绝对性”。我的意思是,不是“时时刻刻”或“每时每刻”那种“绝对性”,而是“几时…就几时….”那种“绝对性”。是指剥离了“时间”后的A与B之间的“绝对同时性”,(注:A=人心归向主;B=帕子就除去)。换言之,经文3:16传达的“绝对性”是出于神的、“圣灵的工作决不会落空”的那种“绝对性”。阿门。

可是,且慢。(自问)这是否说,圣灵作工的前提是,人必须先“心归向主”,然后圣灵才会绝对地“除去帕子”?(自答)不是的。“心归向主”与“圣灵除去帕子”作为“非时间”的“绝对同时性”,它们之间不是“因果”关系,而是“因果合一”关系。(自问)那么,为了“除去帕子”,人真的什么也不用做?(自答)哦,让我想想….. 人需要做的是不再(出于恐惧)死死抓住那帕子,而是在信心里(或在基督里)让它从脸上悄然滑下…. (自问)你不是又在用“诗的语言”说话吧?(自答)我不确定….好像确实到了语言的极限了。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的心几时归向主,帕子就几时除去”。保罗说的就是这样一个真相。(自问)可是,请容我再问一次:难道人真的什么也不用做?(自答)也请容我用保罗的话再回答我自己一次:是的,他们的心几时归向主,帕子就几时除去。…..看来,这样的对话可以继续重复下去,直到第一亚当“归于土”的那一天,一切就明白了。(自问)你的意思是,我们会一直像这样有疑问,直到“见主面”的那一天?(自答)是的,这是我的意思。(自问)这话有圣经根据吗?(自答)有啊。还是保罗在《林前书》13章里的一段话:9 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讲的也有限,10 等那完全的来到,这有限的必归于无有了。11 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12 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模糊不清”原文作“如同猜谜”),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自问)难道保罗说的“模糊不清”与“如同猜谜”,都是指我们还在帕子里?(自答)难道不是吗?……

(继续自问)可是,你在前面说过,帕子落下是绝对的,因为圣灵的工作是绝对有效的。为什么我们到临死时还在帕子里?(自答)好问题!我也说过,经文3:16透出的“绝对性”不是指着我们在时间里的体验说的。(自问)什么意思?(自答)我的意思是,圣灵工作的“绝对性”作为一个“超越性”的真相,超越了我们所有在时间中的体验。就我们在时间里的体验而言,“帕子落下”是一个有限对无限的逼近过程(自问)可是,这帕子到底揭去了没有,对我来说,是切身重要的。不是吗?(自答)是的。所以保罗说,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讲的也有限,10 等那完全的来到,这有限的必归于无有了。再说一遍,就我们在时间里的体验而言,我们与帕子相依为命,直到灵魂见主面的那一天。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跟读到这里,你是明白了,还是糊涂了,甚至感到有点气馁了?那该死的帕子在此生中无法除去啊!—— 不,不是的,我不是这个意思。基督徒“灵魂见主面”,严格意义上说,根本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个“超时间”(非时间)的“属灵事件”。因此,保罗说的“等那完全的来到,这有限的必归于无有了”,并不等同于我们“肉身死亡的那一天”,而是发生在我们此生所有时间里。同样,“帕子除去”也可以不断反复地发生在我们此生的所有时间里。阿门。

瑞士新教神学家卡尔·巴特(1886-1968)在《罗马书释义》第一章曾说过如下这段话:“我主耶稣基督,这是福音,这是历史的意义所在。在这圣名中,两个世界既分又合,两个层面相切,其中一为已知,一为未知。已知的是上帝创造的、然而却又从与上帝的原始一体中脱离出来因而需要拯救的肉体世界,是人的世界,时光与万物的世界,我们的世界。和这一已知层面相切的是另一未知层面,圣父的,原始创造与最终拯救的世界。不过,我们和上帝,尘寰人间与上帝世界之间的这种关系要努力去认识,看到两者的相切线并非不言而喻的事。—— 在一个点上可以看到这条相切线,这个点就是耶稣,拿撒勒的耶稣。”

我愿意借用巴特弟兄上述文字中“切点”比喻,作一点发挥。我可以把经文3:16(16 但他们的心几时归向主,帕子就几时除去了)里的“但”,看作“两条圆弧线”之间的“切点”。圆形上任何一点,都可以借着这个“切点”,在两段圆弧线上自由平滑地来回切换。(自问)你又开始用诗的语言说话吗?(自答)哦,好像是的。关于灵魂与诗的关系,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1889-1976)有句名言:“灵魂诗意地栖居在语言的大地上”。让我索性再引用一首特拉克尔(1887-1914)的诗吧,

灵魂,大地上的异乡者…..充满精灵,蓝光朦胧

笼罩在莽莽丛林上 ,绿色的夏天变得如此轻柔,

异乡人的足音 ,响彻银色夜空。

一只蓝色的兽,怀念它的小路,

怀念它那精灵之年的,悦耳之声!

好吧。让我们打住,再回到保罗文本的思路吧。(待续)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作者

bei.huang2015@icloud.com

相关文章